.

福建省永泰县衡洋村陈氏宗祠和十八个鸡胗的

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相传宋朝年间,福建省永泰县衡洋村陈氏始祖雄公从河南开封迁入本村,经过七代的繁行,人丁已增至十八户。那时正值元朝时期,村里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雄公的第七代裔孙陈登龙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府学教谕,几年后又调任外省做了知县。如此光宗耀祖的喜事,村里决定修建一座宗祀祠堂。古代修建祠堂讲究风水。于是村里人经过商议,决定前去拜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风水先生来村里为祠堂选址。当时有一位鼎鼎有名的风水先生名为陈朗仙,德化人,很多村子的祠堂宝地都是他给选的。村里一边派人去拜请陈先生,另一边则安排全村人准备迎接即将远道而来的贵客。因为选址时风水师必须在当地呆上一段时间,实地察看当地的风水情况,才能选出最合适的位置。村里决定让每户人家轮流招待陈先生,各自负责他的一天起居与饮食。陈先生在村里一共呆了十八天,刚好村里每户人家都轮了一遍。陈先生每到一户人家,都受到了热情接待。生活起居如同在家一般舒适。不过,在村里住的这段日子里,陈先生发现每户人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人都会宰杀一只鸡来款待他。喜欢吃鸡胗的他却每次都没在餐桌上看到鸡胗。陈先生心中不悦,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在半月茅形的顶头湾山脉选址时,改变了原意。按照风水规律,祠堂本应座落在顶头湾月牙形山脉正中央。这样可以被左右两山环抱其中,门前朝向远处水尾的重峦叠嶂山脉,这样的风水效果极好。可他却在地厝顶头湾月牙形东侧定下址。让祠堂正对着近在咫尺的月牙形西侧的小山包,风水效果一般。选址敲定后,陈先生辞行回家,全村人送行到村口。临别时,村里的北窗公族长将一个用麻线捆着的荷包送到陈先生手上。陈先生一愣,问是何物。族长激动地握着陈先生的双手说:"非常感谢先生为我们村的祠堂找到了宝地,为了表达我们全村十八户人家的感激之情,大家特地将每日招待所杀之鸡的鸡胗收集留下,精心配制出了这十八个酒糟鸡胗,请先生带回与家人一起品尝。”陈朗仙顿生惭愧,原来自己一直以来错怪了村人。主人们多日的盛情款待,自己却只选了个一般的风水地给人家,辜负了善良村人的信任!于是,在离开衡洋村的第二年,陈朗仙去嵩口路过村子时,为了弥补先前选址的缺憾,特意又帮祠堂选了一个牌坊址。他嘱咐村人在靠外的大路边上建个祠堂的牌坊,牌坊正前方对着村庄水尾远山。左边是架门,右边是架头。这样三股风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吹进来,寓意子孙兴旺、事业腾达、财源广进。牌坊建好后,村里人陆续向外迁出,洑口梅村陈氏、同安芹洋陈氏、梧桐白杜陈氏,均为衡洋陈氏后裔,永泰城关亦有陈氏分支。其中仅就梅村陈氏而言,其人口仅人左右,就曾出过处级干部1人,科局长、乡镇书记、乡镇长共5人,大学教师3人,公职人员40余人。从而形成了以衡洋为中心,向永泰四面八方辐射的现代陈氏大衡洋的鼎盛局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为祠堂方位改变,导致大头左厢房怀垄空旷无所依,小头右厢房抱砂绵延强有力,故陈家后人长房(左为大,代表长房)均人口依稀,其他各房皆人丁兴旺,至今依然如此。今天我们去参观陈氏祠堂,依然还可以看到一幕神秘而又令人费解的景象。那就是此村已近乎荒废,所有老旧房子均蜘网密布。而唯独陈氏祠堂,虽数百年除祭祀外少有人至,但却洁净如初,无一蜘网。这堪称千古难以破解之谜。村里人也每每以此神迹做为祠堂风水灵异的验应。另有,祠堂大门两侧残存一幅古老的九篆文对联。联文依稀可辨,左联为“孝恩历悌……”,右联为“祖德垂千……”在时光的年轮里,它就像一个风烛老人,默默地与跟它一样古老的祠堂相厮相守。斯人已去,然而十八鸡胗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代代相传,经久不息。而当年用来答谢陈先生的酒糟鸡胗也因此出了名,成为了一道永泰著名的土特菜之一。(作者陈文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