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苏轼苏轼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说: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的一生是奔波潦倒的,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曾到十几个州县为官。但不管到哪里,不管生活多艰苦,他都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苦中作乐,笑对人生。
苏轼每到一个地方,他就是爱上那个地方。他到黄州,第一次吃猪肉,觉得猪肉非常好吃,就研究怎么做猪肉,写了《猪肉颂》,教我们炖猪肉,东坡肉就非常有名。他到儋州,没有饭吃,他就吃野菜,觉得野菜很好吃,就写了《菜羹赋》。他在惠州,很久吃不到肉,很久才杀只羊还买不到肉,就买骨头,然后炖骨头,用刀剃里面的肉吃,还写信跟他的弟弟说羊骨头很好吃,还叫弟弟说不要告诉别人,不然狗子会不高兴。哈哈,调侃自己跟狗子强东西吃。
苏轼在《超然台记》中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苏轼无论遇到何种变故,无论身处何处、无论环境如何,他都迅速适应环境并找到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做,他真的是一个豁达、超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