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游记》,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唐僧带徒弟们吃素,却从来不在乎三个徒弟喝酒?”
实际上,在神话小说《西游记》里,这是一个说不通的问题,无论如何解释,也不能自圆其说。
假如只看《西游记》这一本书,似乎出家人同样允许喝酒,就像孔乙己的说法一样,“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只要是用水果做成的素酒,和尚也可以喝。
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在《西游记》书中的原文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饮酒,而且饮酒者就是唐僧自己。例如,在刚离开大唐时,他推脱不了唐太宗的送别之情,因而刚要远离大唐时,唐僧就已经喝过酒,这似乎是他第一次喝酒。
《西游记》: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三藏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
以这时唐太宗和唐僧的说法看,似乎素酒可以被和尚接受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原著中还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素酒,原来用葡萄做的酒就是,推而广之,似乎果酒都是素酒。
《西游记》:孙大圣,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象一个耳报,但他说话,惟三藏听见,别人不闻。他知师父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教吃他一钟。那师父没奈何吃了,急将酒满斟一钟
在对果酒做解释的同时,还提到了唐长老平时就很喜欢喝素酒。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在书中出现的形象大多时候是一个谦谦君子,他一心向佛,非常虔诚,在权势、美色的诱惑下也不会失去自我,甚至在会牺牲生命的前提下也没有忘记最初的使命。
而且,唐僧自小在僧院长大,对佛教的典籍和戒规了如指掌,因此,唐僧的饮酒似乎在为这种行为背书——唐僧都做的事,照着做肯定不会破戒。
按照另外一些说法,素酒是寺庙里供神敬佛用的酒;还有其他说法,因为不是用粮食酿制而成,所以果酒是素酒,和尚不禁止喝果酒(素酒)。
这些说法看上去都很有道理,而且也与《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吻合。
然而,根据佛教的戒律,即使果酒也在被禁止之列。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素酒,只要是酒,则出家之人不能饮用。
佛教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类,经、论、戒典多有详说。据《俱舍论》卷十四载,酒有三种:由米麦等谷类酿成的穴罗(梵语sllra,苏罗);以果实或植物的根、茎酿成的迷丽耶(梵话maimya);而在上边二者都没有完全发酵时,可令人生醉,称为末陀(梵语madya)。此外,又有谷酒、果酒、药草酒等三类酒的分类。又据《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以各种米麦酿制之酒又称大酒;以植物的皮、果、花等浆汁酿成的酒称为杂酒。严格地说,但凡有酒色,酒香、酒味,或仅具其一而能醉人的,不论为谷酒、果(木)酒、药酒、甜酒(蜜、糖、葡萄等酿制)、清酒,乃至酒酷、酒糟,皆在禁戒之列,饮咽则犯。
事实上,佛教有五戒,原始佛教之根本经典《阿含经》记载佛陀所宣说五戒,即不饮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是作为佛教徒所要遵守的五种基本行为准则。而且,戒酒为大、小乘共同的律制,出家、在家四众皆须恪守。
究其深层原因,也易于理解为何佛教要禁止喝酒:因为酒的本身没有罪恶,但是酒能引生罪恶;也就是说因为喝酒引生的过失、引生的罪恶很多。可见,只要是酒,都属于和尚要遵守的戒律,不存在网开一面的素酒。
可以对此进一步解释,之所以酒会引发罪恶,是因为饮酒过量会使人失去理智。
在高老庄,高太公开心地看到祸害女婿猪八戒被带走,因此安排筵宴酬谢唐僧,八戒和悟空嚷着要酒喝,唐长老答应了请求但叮嘱他们,说明唐僧知道素酒照样会喝醉。
三藏道:“既如此,你兄弟们吃些素酒也罢,只是不许醉饮误事。”
可见,素酒同样违背“不饮酒”这一戒律的本意,因此它必然在禁止之列。
另外,有不少人都不能喝酒,稍微沾一点就会喝醉,在小说《初刻拍案惊奇》里,还提到一种不胜酒力的人,吃了酒糟做的饼也会与喝醉一样,神志不清。
那么,假如允许喝少量素酒,又怎么能确定不会有人喝醉,说不定就有喝一口就倒的和尚。
在这里唐僧也提到了“酒戒”,不过,自始至终,书中的三藏长老一直认为素酒不算在“酒戒”之内。
”三藏道:“也不敢用酒,酒是我僧家第一戒者。”
拿其他一些记载作为参考,会发现《西游记》中的“酒文化”有极大谬误,人为改动的迹象十分明显。
众所周知,《西游记》取材于杨景贤创作的元杂剧,其中明明白白地写着唐僧拒绝喝酒,正是在女儿国。
将酒来,与师父接风。(唐僧云)小僧不饮酒,不茹荤。
不知怎么,在改编成小说后,却变成了唐僧欣然喝下了美丽女王的敬酒。
《西游记》:三藏道:“贫僧吃素,但是未曾戒酒。须得几杯素酒,与我二徒弟吃些。”
同样在元杂剧中,护法金刚韦驮对孙悟空再三叮嘱,也让他不要喝酒。
孙行者听我叮咛:和师父疾便登程。见花酒休生凡性,莫误了西天取经。
现在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了,在小说《西游记》里,唐僧自己都没有禁酒,更没有理由会干涉三个徒弟喝酒。按照书中的说法,不只是唐僧自己喝酒所以没资格管徒弟,而是他根本不允许喝酒——否则早就破戒了。
据说,佛教领袖赵朴初先生认为《西游记》扭曲了玄奘的形象,唐僧经常喝酒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在电视剧开拍之前,杨洁曾访问过赵朴初先生,希望他给写片头字幕。“但他婉言谢绝了,因为《西游记》里歪曲了唐僧形象,佛教界对《西游记》不认可。赵朴初先生诚恳地提出建议:希望我们在电视剧里为唐僧平平反,起码不要丑化唐僧。”
历史上真正的唐长老是什么人?一个自小出家守戒的和尚,而且信仰虔诚,有明确的戒律,他必定会遵守。
当日对众举出玄奘法师。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
对于小说中出现这种变化也有其他解释。之所以唐僧在饮酒方面显得相对灵活,是因为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也就是说,《西游记》不仅包含了道教、佛教,还参杂了儒家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在原著中把唐僧描写成一个名士,骨子里有深入骨髓的浪漫情怀和儒雅风流,而爱酒则是名士风流的重要因素。
总之,不能被《西游记》误导,正确地说,即使是葡萄制成的素酒,按照佛教戒律也禁止饮用。因此,《西游记》中唐僧喝了好几次素酒与佛教的戒律相违背。特别是在平时,在没有人逼迫的情况下饮酒,更是主动破戒。
不过,小说而已,有一些矛盾在所难免,无伤大雅,也不用过于较真。
〈完〉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感谢点赞、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