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懂酒的朋友都知道,在制作酱香酒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九道蒸煮、八道烘焙、七道取酒的程序才能得到酒。那么这时就会有朋友问了既然有着九次蒸煮,为什么只有七次取酒?那另外两次取出的酒去哪儿了呢?其实,酱香酒在第一次蒸煮的时候是不会出酒的,而且第二次取酒的时候如果发现质量不好,会将取出的酒再倒入酒糟里的谷粒里,达到以酒喂酒糟的目的,这也就是在酒圈经常流传的一句话叫做以酒养槽。今天老莫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以酒养槽的具体意思,以及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所谓以酒养槽,其实就是上个世纪在进行酿酒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个做法,因为在酿酒过程中,除了加料和加湿阶段加水外,其他环节都不加入水。因为如果在酿酒过程中如果白酒的温度过大,会使酒窖壁上、酒内以及酒窖底部和表面的制备过程中的白酒汽化,进而影响白酒的质量。
其次在进行第二次取酒的时候,由于第二轮的出酒量小,品质一般,用它养酒窖的酒槽是比较好的。此外,每一轮蒸出来的尾酒也将用于养护酒糟。这样做的好处是尾酒可以在酒窖中再次发酵,进而起到改善香气的作用,并提供碳源和微生物,如醋酸菌、产甲烷菌等芳香物质。提出这一理论并付诸实践的,是原酿酒工程师茅台王少斌,他18岁就拜师于“融和烧坊”,掌握了精湛的酿酒技术。三个烧制车间合并组成大众茅台酒厂后,王少斌进入茅台酒厂,在茅台酒的制作过程中亲力亲为,争取将每一步都做到最好,正是这样才造就了茅台酒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它那传奇的品质。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受气候和高粱品种的影响,茅台酒厂发现,由于空气湿度标准不准确,导致产量减少。在王少斌看来,酒厂大举增产的措施不合理,不合常规。因此,他积极研究原因和问题,最终总结出年“以酒养槽”的酿酒经验,并沿用至今。最后,通过这个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茅台酒的品质。可以说茅台酒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王少斌这一代老将的努力。同样,在如今酱香酒如此火爆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也要感谢这些先辈,他们是一代代慢慢传承下来的伟人,让我们今天能够品尝到如此醇香的酒。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