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以前被视为一种奢侈品,醋是如何影响我

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引言。

醋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就有醋。

《礼记》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脍炙处外,醯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

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

这里的“醯”即醋。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诸经多以酢为醋;

唯礼经尚仍其旧,后人醋酢互易。

在醋还没有被发明之前,古人就用梅作为酸的调味剂。

在南北朝的时候,醋被视为一种贵重的奢侈品,达官贵族之间宴请,还把有没有用醋调味看为档次高低的一个标准。

直至宋朝,鼓励工商业发展,民间制醋行业才有了长足发展,普通老百姓人家也能吃得起醋。

这个时候的《梦粱录》才有了这样的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也说明醋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一,醋是怎么被发明的?

有一种说法,醋与酒的创造是同一人,就是酒祖杜康,当然也可以成为醋仙杜康了。

据说杜康起初将酿酒后的酒糟都作废料扔掉,久而久之,越扔越多,便觉可惜,想要利用起来,再酿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于是,他就把酒糟攒在一只缸里,试探着掺上水。

过了二十一天,缸内开始出现香味,开缸后尝了尝缸中的糟汁,顿觉味道又甜又酸,便将其中的汁滗出来,另放在一个缸里,杜康称其为“调味浆”。

因自己是在第二十一天的酉时发现这种“调味浆”的,于是决定把“酉”和“二十一日”合起来,便成了“醋”字。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醋始于晋刘伶之妻吴氏。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酷嗜酒,据说“其妻吴氏因夫嗜酒败事,欲其节饮,每酿酒则以盐梅辛辣之物投之酒内,致其酸盖不欲其饮,后人效其所为,因以作醋”。

当时醋亦被称为苦酒。

当然现在已经不可考证,但是醋就此被发明进入人类文明。

我国有关酿醋的古籍有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以及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二,醋有什么功效呢?

醋的主要用途当然是调味,但是醋还有许多其他功效。

第一,醋在古代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食醋性温、味酸苦,具有养肝、止血、止痛、解毒、散痕、杀菌等功效。

《医林纂要》中记载了醋的神奇解毒功效,认为醋“泻肝、收心。

治卒昏,醒睡梦,补肺,发音声,杀鱼虫诸毒”。

我们的现代医学也认为,经常食醋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

民间也广泛流传着“家有二两醋,不用请大夫”的说法。

第二,醋的软化作用。

郭沫若先生曾说,甲骨是很坚硬的东西,铜刀或石刀也并不是十分犀利的工具,为什么能刻出那样精巧的文字,大概先民是“悟到甲骨在契刻文字或其他削治手续之前,必然是经过酸性溶液的炮制,使之软化的”。

这种炮制甲骨使之软化的酸性溶液,很大可能就是醋液。

三,有关醋的历史典故。

以“醋”为题,汉语形成了一系列有关醋的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细细品来,饶有滋味。

历史上有记载,有的人特别能吃醋,如唐代名臣魏征犯颜直谏,政治上以严正著称,生活上却嗜醋。

《龙城录》中讲述:有日退朝,太宗笑谓侍臣曰:此羊鼻公不知遗何好而能动其情?

侍臣曰:魏征好嗜醋芹,每食之欣然称快,此见其真态也。

那么,“吃醋”的典故出自何方呢?

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出自《国史异纂》,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生性好妒,唐太宗有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玄龄坚辞不肯接受。

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玄龄夫人下令说:“不妒就让你活,妒就要你死!

这里有一杯毒酒,你不想活就喝下去。”

房夫人毫不迟疑地说:“贱妾愿意死,不妒不行。”

说完就把那杯毒酒喝下去。

太宗大吃一惊,打消了替房玄龄纳妾的主意。

房夫人并没有死,因为她喝的不是毒酒,而是“苦酒”,也就是醋,所以后人把善妒的妇人,叫作“吃醋”。

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宋朝名将狄青的身上,故事和上述情节大同小异,在此不再赘诉。

鉴于以上典故和传说的影响,“吃醋”一词在汉语中已变成了嫉妒的代名词。

汉语中由此衍生了很多用醋比喻指嫉妒心理的词汇,如“醋意”“醋性”“醋劲儿”等,不一而足。

四,有关醋的民间笑话。

《癸辛杂识》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束元嘉知嘉陵,在岁饥时赈济有法,全活甚众。

但束元嘉禁醋甚严,百姓无醋可食,故有人在州衙大门写“束手无措”。

“醋”“措”,一音之转,用同音设歧,借音换形制造出了误会,产生了谐趣的效果,从而达到讽刺知州的目的。

当然,这一典故也反映了南宋榷醋的实情。

《笑得好》中有一笑话:有一酒店,来买酒的但说酒酸,就锁在柱上。

适有道人背一大葫芦进店,问之,店主曰:“他谎说我酒酸,因此锁他。”

道人曰:“取杯我尝尝看。”

道人咬着牙吃了一口,急急跑去。

店主喜其不说酸,呼之曰:“你忘记葫芦了。”

道人曰:“我不要,我不要,你留着踏扁了,做醋招牌。”

道人尝过酒后,酒的确是酸的。

他不愿意驳人面子,更不愿意被锁在柱子上,所以赶紧溜之乎也。

当店主招呼他拿葫芦的时候,他幽默地来了一句我不要了,你踩扁了它,做个醋招牌吧!

话语中既是无奈,又是对店主的揶揄。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说军阀阎锡山的兵酷爱吃醋,对家乡的老陈醋情有独钟。

于是山西人从军,腰里总要掖着一只醋壶。

打仗之前将士们抿一口家乡醋,就会越战越勇。

若是打了胜仗,便可举壶痛饮一番;

若是打了败仗,则“宁缴枪杆子,不缴醋壶子”。

老百姓闭起眼睛,听到咣当咣当直响的部队跑过去,就知道是阎锡山的兵。

五,有关醋的日常习俗。

“打醋炭”是古代的一种风俗,把烧红的炭丢在醋里或把醋泼在烧红的炭上,用发出的酸蒸气来熏房子,以驱除晦气、邪祟。

《警世通言》第六卷:“上皇便揭开帘儿,却待入去,只见酒保告:‘解元,不可入去,这阁儿不顺溜!

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

待打过醋炭,却教客人吃酒。

中国北方老百姓有在腊月初八这一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之“腊八醋”。

“腊八醋”色泽深红,味酸微辣,要泡到大年初一。

初一吃饺子,蘸着腊八醋,别有一番滋味。

山西人和醋有着深厚的感情,山西人做醋的历史大约有四千多年之久。

山西人善酿醋,更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

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老醯”。

因此,吃醋不叫吃醋,而叫“吃醯”。

由于山西人对酿醋技术有着特殊贡献,同时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故而外省人将山西人称为“山西老醯”

六,有关醋的恩怨情仇。

“争风吃醋”比喻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甚至发生纠纷和争吵。

《醒世恒言》:“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

茅盾《神的灭亡》:“她们以为又是那老把戏,那演过不止一次的丑剧:老子跟儿子吃醋争风来了!”

又作“争锋吃醋”。

《红楼梦》:“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

可是个贱骨头!”

有时也作“吃醋争风”

“强文撇醋”用以形容勉强装出文雅相,扭捏为酸溜溜的样子,即寒俭酸腐的假斯文。

贾仲名《萧淑兰情寄菩萨蛮》:“你恼怎么陶学士、苏子瞻?

改不了强文憋醋饥寒脸,断不了诗云子曰酸风欠,离不了之乎者也腌穷俭。”

添油加醋”在文学作品中用例甚广。

屈兴栋《血战剑门关》:“我们这些当通信兵的,常在首长身边转,把听来的一些话,添油加醋相互传说着。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中提到:“她是担心符癞子首先把事情吵开,又添醋加油,把真相歪曲,引起他所看中的人的难以解释的误会。”

清代王有光在《吴下谚联》中的说法:“妻妾相妒,谓之‘吃醋’。

盖人家醋瓮不可有二,有二必坏其一,两不相容之意。

吃者,含也。

不相容而莫可明言,故含之也。

或曰:‘酒坊醋以廿瓮计,醋坊醋以百瓮计,何不相害?

意思是说家里如果有个爱吃醋的大老婆,千万别讨小老婆,讨了是自找麻烦。

七,有关醋的诗词。

《题西湖醋鱼》写的就比较有意思:裙屐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

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

何必归寻张翰鲈,鱼美风味说西湖。

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

杭州有一道以醋作为主料来烹鱼的名肴——“西湖醋鱼”。

在杭州孤山“楼外楼”的墙壁上有着食客随手写就的一首夸赞“西湖醋鱼”的诗。

这首诗认为“西湖醋鱼”滋味绝美,远胜于让张季鹰思之不寝,弃官归乡的“松江鲈鱼”。

此菜肴滋味鲜美的秘诀便是用清水将鱼煮熟,然后将加热至滚沸气泡的糖醋徐徐浇在鱼身上,糖醋调制的汤汁要薄而浓方能使鱼肉鲜嫩酸甜,别具特色。

当然,有关醋的诗词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结语。

醋作为一种调味品,不仅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还被赋予了多种文化意义,人们不仅吃醋,还创作了这么多跟醋有关的诗词,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乐趣。

小小醋瓶里的醋,无不折射着我国有关醋文化的博大精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