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的朋友喜欢看《水浒传》,而在《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当中,人们喝酒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筛酒”一词,那么酒为什么一定要“筛”一下才喝呢?难不成酒里还有沙子不成?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筛酒”?
“筛酒”这个词在很早就有了,而说到“筛酒”的意思,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倒酒,其中一方面是“过滤酒水”的意思,古代人喝酒,能够连喝好几碗,就像水浒中描绘的那样,这主要是因为酒是“浊酒”,度数并不高。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指对酒进行加热。
浊酒和清酒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人家喝的都是“浊酒”,主要是里面参有制酒时的酒曲之类的东西,当然并不是因为卫生原因导致里面有沙子,所以古代的酒并不是那么的清澈,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当中的歌词一样“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然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在选择酒的时候,则是会选择“清酒”,那么清酒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将“浊酒”进行过滤,这样一来原本浊酒当中的酒曲等酿酒时掺杂的渣子也就都筛出去了,这样一来,原本的浊酒也就变成了清酒,有诗为证“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这首诗出自李白的诗《将进酒》,可见大诗人李白平时喝得就不是浊酒,也可以看出清酒要比浊酒更贵,毕竟多了一道工序,价格高,但是品质也高。
当然对于浊酒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的,比如范仲淹,他曾在诗中写道“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当然从这样的诗句当中也是可以看得出来范仲淹与李白生活水平上的差异,但喝浊酒也不耽误作诗不是。
加热酒
由于古代制酒的工艺问题,虽然“筛酒”这一过程,使得酒中的酒糟等固体的杂质被过滤掉了,但是并不能保证酒的质量,可以说这时筛过的酒仍然是存在不少的有害物质,就比如甲醇,当然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化学物质并没有什么认知,但是他们却能凭借着经验、感觉,对酒进行一次无害化的处理。
而这个方法就是对酒进行加热,可以说也是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甲醇等有害物质得以挥发出去,这样一来最终得到的酒就可以直接引用了。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在古代人们喝酒的时候,之所以会“筛酒”,并不是因为酒里有沙子,而是酒水当中掺杂了酒糟,而筛酒则是对酒进行过滤,将原本的浊酒通过过滤变成清酒,另外则是对酒进行加热,有效的去除酒中的有害物质。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