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万平
在中国烹饪历史上醋诞生的比较晚,但是酸出现的很早,被列为五味之一。
那时人们取酸,多是用梅做调酸之味。《尚书》中记载: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梅捣成梅浆,叫做醷。后来发现粟米发酵后也可以出来酸味,就利用粟米发酵做曲制酸,这也就是早期的醋。而醋字是在汉代才有的,早期的醋叫做酢(cu又读zuo,从醋解),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酢的做法,中有大麦酢法、烧饼酢法、糟糠酢法、酒糟酢法等几种酢(醋)的做法。北魏时期,酢的做法已经很成熟了。俗谚讲:杜康造酒儿造醋。说的是酒是杜康造的,醋是杜康的儿子造的。这只是古代中国民间善意的传说,杜康造酒是上古时代的事情,而醋的出现要比酒晚上许多。还有一种传说,说制醋始于晋朝竹林七贤之一酷嗜酒的刘伶的妻子,其妻吴氏因夫嗜酒败事,欲其节饮,每酿酒则以盐梅辛辣之物投之酒内,致其酸盖不欲其饮,后人效其所为,因以作醋。再有就是说制醋始于杜康。杜康造酒,舍不得把酒糟扔掉,把水掺入酒糟里,过了21天,缸内发出香气,杜康尝后,又甜又酸,就把这种又甜又酸的汁液逼出来,放到另外的地方,杜康把它叫做调味浆,在市场上售卖,大受欢迎。杜康就给调味浆起了个名字。因为是在酒糟掺水后第21天酉时发现的,因此酉加上21日,为醋。辨醋之好坏,取其酸而香,陈者色红,越陈越好。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公元前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醯人就是周王室掌管五齐、七菹的官员,所谓五齐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酒和浆,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山西人好吃醋,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论语》中就有醋的记载。
至汉代醋已开始普遍生产。东汉时期的著作《四民月会》中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四月四日可做酢,五月五日也可作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醯解释为酸,也称酢。南北朝时酿醋工艺更趋完美,使食醋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醋被视为贵重的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筵席档次高低的一种标准。北魏农学要著《齐民要术》对醋的酿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记载,有专门的作酢法一篇。到了唐代,醋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宋陈鼓年《广韵》说:酢浆也,醋也,醋字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南宋开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以醋为主要调味的菜肴大为增多,今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相传也是宋代名菜。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因为采用的原料不同,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至元明清诸代,醋的品种日益增多,风味各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醋有米醋、麦醋、曲醋、柿子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大枣醋、糯米醋、粟米醋等数十种,只有陈酿2~3年的米醋方可入药,其它仅能食用,不可入药。米醋具有消痈肿、软坚散结、下气消食、杀鱼肉菜邪毒。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祛色斑、消除疲劳之功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