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观察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节粮减损,看农业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74930.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粮食在漫长的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加工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

“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9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倡议并首次召开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济南举办。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省,山东不仅是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和加工转化大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三,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其中夏粮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18%,而且山东粮食品质优、产品好、品牌响,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农业大省的责任首先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山东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初步形成粮食产业的大循环、全利用、可持续发展。

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发力,山东在全国率先出台粮食减损行动方案,着力构建粮食增产减损保障体系,力争到年全省粮食损失率降低到5%以下。

一粒粒高质量种子面世

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7%

粮安天下,种业“芯片”先行,粮食增产减损要从源头抓起。

年山东全省粮食总产达到.4亿斤,比上年增加1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年夏粮再获丰收,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背后,山东种业创新力量功不可没。

山东培育了农作物新品种余个,形成了济麦、登海、希森等系列品牌。济麦22推广面积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第一,累计达2.7亿亩;济麦44、济麦入选我国超强筋小麦品种,品质可与进口强筋小麦相媲美;山农28小麦年实打单产.9公斤,创下全国新高;鲁单、登海等8个品种入选“荣誉殿堂”玉米品种。

作为农业的“芯片”,一粒好种子不仅能为农民带去丰收,对于所需的生产要素也是一种节约。山东省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5亿元,支持了项良种工程项目。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

良种也需要良田,山东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科学精准控制农作物生长中所需的水、肥、药等要素,全方位节约资源。

接下来,山东将着力建立完善现代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优化粮食生产方式,加快种业创新和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既促进农民增收,又避免损失浪费。

“智慧粮仓”减损精准化

打通农民售粮“最后一公里”

从田间到粮库存储,也是粮食减损的重要一环。

夏粮集中收购期恰逢雨季。但今年,齐河县胡官屯镇潘庄村种粮大户潘尚振并没有受到下雨的困扰,他将收获的3万多斤小麦第一时间全部拉到了附近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拉这儿来,晒干、扬净、入了仓,人家有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比较先进,储存粮食,又省力又省心。”老潘说。

山东目前已建成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产后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为主的“五代”服务,打通农民售粮“最后一公里”,推动农户存粮从“路边晾晒、自然风干”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社会化服务转变。

9月10日,在中央储备粮济南直属库,粮库安装有内环流控温系统,使粮库自带中央空调,粮库温度常年保持在15℃以下,最高不超过25℃,实现低温储粮,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变化,保证粮食的营养和新鲜度,综合储存损耗率已从2%以下降到1%。而这背后是一整粮食收购入库、储藏保管、销售出库等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支撑。

“冬季积蓄冷源,夏季智能环流,粮食始终保管在‘空调房’里,保障每一颗粮食的品质。”浪潮智粮产品部总经理荆世华介绍,浪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慧粮库”,不仅具备智能粮情、智能安防、数量测量、智能通风、智能空调等智能化管理,还包括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和智能粮情监控系统等设备,相当于在粮库建立起了“千里眼”,能够实现粮食数量和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让粮食管理部门的运营效率和管控力度大。

今后,山东将着力建立完善智慧系统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先进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转化和推广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粮食减损智慧化、精准化,为粮食安全插上科技的翅膀。

深挖副产品潜力,把粮食“吃干榨净”

让每一粒粮食物尽其用、物尽其值

节粮减损既要紧盯生产端,还得抓好加工端。

近年来,山东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应用节粮减损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粮食综合利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山东不仅是农产品生产的大省,更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在粮食从产地粗加工到精准加工,再到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方面,也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时表示。

王凤祥说,山东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企业,像小麦加工行业中的中裕,玉米加工行业中的赤藓糖醇生产企业保龄宝,花生加工产业的鲁花,临沂莒南的玉皇粮油等企业,都在节粮减损方面做得非常好。

比如中裕粮食加工,麸皮用在了养殖,有些粮食完成酒精发酵后,酒糟作为沼渣,沼渣的沼液作为肥料又进入了农田灌溉,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减损。再如,莒南的玉皇粮油企业,在智能化加工装备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尤其在自动从前端的原料分选到加工的控制,以及后端的自动网络识别,都已经实现了无人化。

深挖副产品潜力,把粮食“吃干榨净”,山东着力建立完善创新协同的深加工体系,推广应用食品工业新工艺新装备,延长粮食加工产业链条,拓展副产物综合利用空间,提高粮食转化率,让每一粒粮食都物尽其用、物尽其值。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反食品浪费加快地方立法

今年4月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把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上升到了法律层面。

早在年,山东就出台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实施意见》,从加强公务活动用餐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反对食品浪费的具体举措。今年以来,山东各地深入推进餐饮单位反对食品浪费工作,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餐饮服务全过程,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抵制“舌尖上的浪费”。

开展光盘行动,倡导理性用餐。鼓励餐饮单位创新经营服务方式,科学合理设计菜单,按照“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原则,推广“光盘行动”;主动提醒消费者按人按量点餐,餐后提供环保打包服务,合力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目前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普遍实行了分餐制,根据省饭店协会日前开展的问卷调查,家会员企业均实行了“公勺”“公筷”等分餐方式,实施分餐企业比例较疫情前提升了57.5%。经调度相关餐饮企业,由于实行分餐制,餐厨垃圾较之前普遍减少20%以上。除了实行分餐制,目前全省餐饮酒店也普遍提供免费打包袋、打包盒等。

山东提出,加强粮食减损法治保障。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进程。今后,将着力建立完善绿色节约的食品消费体系,加强餐饮行业食品浪费监管,推进公共机构餐饮节约管理,推动厨余垃圾和食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