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三燕公子
来源
蜂氓ID
fengmeng
魏晋时期,社会极度动荡,尤其是对于读书人来说,生存环境恶劣,出现了一大批隐居山林、谈玄论道、纵酒狂歌的名士。
他们个个特立独行,不为世俗条条框框所限制,行事常人难以理解。
其中“竹林七贤”最有名,而刘伶,便是“竹林七贤”之一。
刘伶才华横溢却疏作诗文,传世之作少得可怜。他淡泊名利,官位不高,政治上毫无建树,并且他蔑视理法,追崇自由,不拘小节,对钱财看得很淡。
竹林七贤各有各“贤”道,只有刘伶以醉酒成名,他的存在,犹如一朵奇葩。
宁愿放弃理想也不违心
“醉猴”刘伶字伯伦,年龄一直是个谜,安徽淮北人。
刘伶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但是他自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颇有才华。
他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左右,平时也不注重穿衣打扮,沉默少言。
在那个以貌取人、人人讲究的时代,刘伶的存在是一个另类。不过,身高和容貌并没有给刘伶造成什么精神上的负担。
他心性高傲,一般人很难入他的眼,他从不随便和人交往。嵇康是他老乡,他和嵇康来往密切,后来又认识了阮籍,和他们侃侃而谈,常常一起游山玩水。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也渴望建功立业,有生之年有一番作为。
然而,世事难料,人生中的事,多数不会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发展。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刘伶的父亲刘进,曾经是曹操手下的大将,因和曹操有分歧被曹操削职为平民,全家被迫搬回老家。
父亲的遭遇,让他感受到了官场上的残酷与无情,也动摇了他步入仕途的心。他开始玩世不恭,放肆喝酒,有时还爱打抱不平。
曾经为了生活,他到王戎的幕府下做参军,协助王戎治理幕府事务。朝廷每年都要考核,和他一同入朝为官考核优秀的人,屡屡升迁。
只有刘伶主张无为而治,一直待在原职位不动,他的主张和“厉兵秣马平定天下”的司马炎背道而驰,细想,谁会提拔一个反对自己的人呢?所以,他就被以“无所作为”为由罢了官。
其实,刘伶并非不懂朝廷需要什么样的策问,不过是他痛恨鄙夷刚掌权的新贵司马家族的行为,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罢了。
人在世上走,都有自己的底线,你的底线,决定了你的人生走向。
宁做酒鬼也不迎合
有人说,寄情于酒的人有两种,一是有志难伸,迫不得已;一是不愿随波逐流,因而用超出常规的怪诞行为表达反抗的情绪。刘伶显然属于后者。
公元年,朝廷知道刘伶是忠臣之子,又有才华,派特使征召刘伶入朝为官。
刘伶不愿妥协,内心依旧抗拒入朝,在朝廷特使到村口时,他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服裸奔。
特使一看,认为他疯了。自此,刘伶彻底告别了仕途。
此后,常见这样的场景,嵇康在大树底下扬锤打铁:“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刘伶则回:“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
酒成了刘伶生命中的一部分。
他常坐着鹿车,带一壶酒,让随从扛着锹,并对随从说:“我要是死在哪里了,你就在哪里挖个坑,把我埋了就好!”
最惊世骇俗的是有一次,刘伶喝到高兴时,脱了衣服在房间里纵情豪饮。
被人看到这一幕,人们讥讽他有伤风化。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刘伶听后,不屑地回怼:“我把天地当房子,把房屋当裤子,诸位为什么跑到我裤子里来?”
天地为屋,房屋为衣,这份洒脱不羁的自由不失为一种浪漫和惬意。
这样喝酒,妻子不能不管,哭着劝他戒酒。
妻子的话他还是听的,但他说,不能自己戒酒,需要向鬼神祷告发誓来戒酒,让她准备祭用的酒肉。
妻子赶紧按照他交代的去办,买来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去祷告发誓。
刘伶跪着说:“老天生下我刘伶,酒是我的名字。一次喝一斛,五斗才能消除酒病。女人的话,千万不能听。”说完拿起酒肉就吃喝起来,又醉到不省人事。
这就是荒诞的“五斗解酲”的故事。
刘伶果真戒不了酒吗?或许不是,酒之于他,是治愈心灵的良药,更是他保命的护身符。
在酒的世界里,他保留一份旁人无法征服的初心,也让朝廷忽略一个只喝酒而没有进取心的人,从而得以保命。
看得通透活得洒脱
竹林七贤中,他虽名气地位最低,却活得最久。
随着年岁增长,他看得越来越通透,越来越清醒理智,心态也越来越平和,这或许也是他长寿的原因。
有一次他喝醉了酒,和人争论。刘伶文采了得,言语丰富,对方哪能说得过他,惹得对方恼羞成怒,挥起拳头要打他。
刘伶看着对方扬起的拳头,很淡定地将衣服一脱,露出一身排骨,拍着胸脯说:“看我这般瘦弱的纤细小身板,你看你的拳头往哪里安放最舒服?”
这么一句幽默自嘲的话,把对方逗笑了,放下了拳头,一场干戈化玉帛。
从“诸君何为入我裈中”的反讽犀利,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的自嘲,锐气逐渐消失,刘伶学会了低头。
低头,不是妥协,而是懂得和这个世界和解,找到了和看不惯的人和事融洽相处的方式。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曾经李太白斗酒诗百篇,王羲之酒后成兰亭。刘伶的才气也不差,虽然作品不多,但他的传世名作《酒德颂》,有人夸他颇有庄周之风格。
在《酒德颂》中,刘伶写了一位“唯酒是务”的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这位大人先生只沉迷于醉酒中不问世事,他把开天辟地作为一天,把万年作为片刻,把日月作为门窗,把八荒作为庭廊,以天为幕,以地为席,随心所欲,去自己所想去的地方,不受俗礼缛节的约束。
大人先生的行为却被王孙公子等人指责有伤礼仪法度。
大人先生不理会他们,抖动胡须,伸开两腿,枕着垫着酒曲和酒糟,无思无虑地进入了梦乡。
如此潇洒的大人先生何尝不是刘伶的自身写照?
“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也曾经羡慕地说:“昨夜读《三国志》不禁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权谋机巧,只落得三分天下,仔细一想,与其这样,还不如像刘伶,喝他个酩酊大醉。”
但大多数人也只能有羡慕的份,有谁能像刘伶一样什么都能放下呢?
这或许是千百年来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之一吧。
坚守底线,用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刘伶的一生,算不得成功人士,被罢官又嗜酒如命,在很多人眼里,他不务正业,只是一个酒鬼。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看起来那样,一个人活着总得有点慰藉。
曾经有一个诗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刘伶亦是,他本有机会享受高官厚禄,只要他做出让步,然而,他的底线让他做出坚持做自己的选择。
他的选择看似有些任性,任性到宁愿贫困潦倒也不向任何人低头,任性到明知道前途黯淡,却仍要坚守他内心的底线。
这不得不让人心生敬佩。
《菜根谭》中说:“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坚持做自己,他们不违心、不妥协、不迎合,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保持自己内心的纯净,喜欢用干净的手段,去实现一个光明的理想。
刘伶的故事,犹如一坛酒,历经千百年的窖藏后,依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