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共和国公民,一名老民兵,首先向立志保卫国家,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同志们致敬,同时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民兵是中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寓军于民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赤卫队、少先队等群众性武装发展起来的,为建立国家政权、保家卫国、建设伟大祖国立下不朽功勋,我曾经身为其中一员,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
今天,市武装部领导的安排,我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就我民兵组织中度过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享,目的是回顾盐津河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事,把当时民兵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发挥的作用,民兵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体现出来的战斗精神,表现出来政治纪律性、以及吃苦耐劳品格作简单介绍,共同勉励大家积极参与国防建设、保家卫国。
民兵组织的广泛建设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不断恶化和国内陷入“三年困难时期”,解放战争中被消灭殆尽、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利用我们面临的困难局面,美蒋勾结,不断叫嚣反攻大陆,妄图颠覆人民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军委下令大办民兵,在工厂、农村广泛开展民兵组织建设。
当时仁怀县委、政府还设在茅台,所在地就是现在的茅台老县府。棉农大队属于县政府临近周边的社队,县武装部高度重视棉农大队的民兵队伍建设。年初,县武装部派遣作战训练科科长彭兴发、助理员刘再信、甑学明组建、训练棉农大队民兵连。民兵连共有四个排,人数多的生产队组建一个排,人数少的两三个生产队组建一个排,助理员刘再信任命我为三排排长。
年下半年,县武装部作训科长彭兴发任命我为棉农大队民兵连连长,同时茅台公社任命我为棉农大队大队长,身兼两职开展武装、生产两项工作。随即武装部组织民兵连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政治、军事训练,明确了明兵平时参加生产建设,任务需要时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保障物资输任务三大任务。
年春节,经过整训的民兵连组建合唱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高昂的士气和表演,整齐的武装游行获得很大反响,民兵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得到提升,民兵的社会影响力、号召力明显增强。
年下半年,县武装部在茅台地区组建民兵加强连,由棉农大队、茅台酒厂、化肥厂、农具厂、银滩大队民兵组成。其中棉农大队两个排,茅台酒厂一个排,化肥厂、农具厂、银滩大队共组一个排,共计余名官兵。任命现役军人、县武装部助理员、抗美援朝参战老兵邓光伦为加强连连长,县委组织部、县武装部联合下文,任命茅台酒厂供销科长、抗美援朝老兵张国清和我为副连长。加强连民兵平时在参加生产工农业生产之余,由县武装部派驻武装干事在各单位开展军事训练,有任务需要时全加强连整合在一起,全副武装履行任务、参加军事演习、武装保卫、庆祝活动等。
加强连武器装备也比较强,配备了小炮、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等,排有轻机枪、班有冲锋枪。当时的民兵分为武装民兵、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参与军事训练和活动,但不配发武器。
年,我作为棉农大队民兵连连长,与中枢青杠园大队民兵连连长吕金国一道,前往遵义军分区组织的为期半个月的思想政治和军事训练。时任军分区政委朱先、军分区司令员唐成海分别为我们做了政治理论和军事技术课,我们的政治素质、军事技能得到提升。
年3月,毛泽东主席指示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的群众运动,我们棉农大队也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
当时的棉农大队共有十七个生产队,大多数处在茅台河谷山坡上,土多田少,仅有的一点水田也全靠望天水,天干地旱时候连人畜饮水都无法保证。往往风调雨顺谷子有点收成,天气干旱则颗粒无收,只能种植高粱、小米等产量低、收成少的耐旱作物,人多广的大生产队年生产粮食也只有4万斤左右,集体没有财产积累、农民粮食不足以糊口,说的不好听点,是姑娘家往外边嫁、小伙子接不拢媳妇。
于是我提出学习大寨,打通盐津河,引水到棉农大队,改变棉农大队缺水、缺粮的命运的意见。我的意见得到大队书记王少华、大队会计何坤的支持。年6月,我们三人从盐津河桥头起,沿着盐津河大沟,爬山涉水,一路了解山势走向、岩层结构进行踏勘和观察,大队书记王少华对经过几年奋斗,修通盐津河渠道、引水到棉农大队的信心大增。
“农业学大寨”体现出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激励大家,棉农大队组织三次组织召开支委会、17个生产队队长会,群众会,结合棉农大队的实情,对开展盐津河引水工程的设想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动员,年向茅台公社党委上报引水工程书面报告,并得到时任公社书记陈世杰的积极肯定和支持,再向中枢区委报告,同样得到区委书记李光发的积极支持,县水电局派遣5名勘测人员在我的引导下做了测量和初步规划设计。但上报县委后时任分管县长不同意实施这项工程,原因是当时工程规模更小、施工难度更低的三五大堰工程都没能取得项目立项,这项工程投资更大、任务更艰巨,更难以实施。中枢区委书记李光发说,这项工程意义重大,即使由棉农大队单独干也要干好这个事。
棉农大队党组织决定着手实施这项工程,多方开始筹措资金、物资。动用棉农大队仅有的两万元积累资金,小河生产队集体出资六千元,银行贷款九千元,共计三万五千元经费。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于是大队开展群众集资,不论妇孺老幼,每人出资二两麻、三个鸡蛋、半斤腊肉,其中鸡蛋到市场变卖后购买铁锤、钢钎,麻搓成工程用麻绳,腊肉作为工程后勤保障物资。
我提出以民兵连的建制,以班为单位,共计八个班,近百人的队伍开展工程建设的方案,时任仁怀县武装部部长王体恒批准了这个方案。
年7月1日,棉农大队民兵连组织队伍,背着背包、打着红旗,经过梅子坳,下午抵达盐津河名叫晒灯窝的地方,立即开始砍杂木、砍水竹、编竹绳、割茅草,搭建工棚,由于大有能人巧匠,搭建规模不小的工棚区,要求施工人员集中居住。
按照当时的惯例,7月2号到4号,民兵连白天搭建工棚,晚上围绕修通盐津河引水渠道工程开展忆苦思甜活动,邀请张支林、张寿科、李增先等四人,以自己亲历的忆解放前的苦、忆棉农大队缺水造成的困难苦楚。其中张支林表态说,就是自己在山沟背起罗锅煮饭吃,我也要修通盐津河,不修通盐津河渠道绝不回家。
通过忆苦思甜、想象未来前景,由于大家都是当事人、亲历者,感同身受,只有修通盐津河,才能提高粮食产量、才能改变棉农大队的面貌,才能为子孙后代谋幸福,不修通盐津河,我们的子孙都会一辈辈穷下去,因此,实实在在激励起了民兵连的斗志和信心。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民兵发挥骨干作用
7月5号“七一”大堰工程开工,按照0.5-0.7立方米/秒设计的引水渠道建设工程,只得到每箱25公斤的10箱共计斤黄色炸药,对于实施这样艰巨的工程,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在听说“三五大堰”工程上在土法制作硝铵炸药的信息后,我们马上开始学习、制作。派人买来4吨硝酸铵,支起两口大锅,将硝酸铵在大锅中翻炒熔化后,在地面摊开呈微小颗粒状态后加入锯末、硫磺充分混合后就制成了硝铵炸药。试制成功后,我们专门组织人员持续生产了大量这样的土法炸药,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民兵连的八个民兵班中,除了一个蔬菜种植班负责在下河坝种植蔬菜,一个后勤炊事班负责施工队伍饭菜供应、粮食加工兼家畜家禽养殖外,六个施工班专门负责在十四匹岩中的十二匹岩的施工,专门组建的两个攻坚班在极其危险的周家箐、油光箐啃硬骨头。
张支定是攻坚班班长,所在班组在平滩河悬崖的施工中,是硬生生在悬崖岩壁上凿出一道沟槽。在极其狭窄的施工断面施工时,张支定的头撞在头顶岩石上,从前额到头顶划破一条大大的伤口,血流满面,同伴们对他进行简易包扎后,安排四个民兵扶着他护送到当医院,张支定坚持自己走,从平滩河爬山翻过梅子坳、到交通,一路步行,直到晚医院。面对他的伤情和就医过程,医生大为震动和感动,立即为他清洗伤口、缝针、包扎,并要求他好好休息养伤、按时换药,工地也组织医院慰问,但张支定却考虑的是工地上伤病员更需要这些慰问品,让同志们又带回工地。他担心、牵挂他的攻坚班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受到影响,没等医生为其拆线,第四天他就带着药回到工地。他的事迹在盐津河施工工地引起极大反响,一方面增强了民兵队伍安全意识和管理,有激励了大家战天斗地的热情和斗志。
刘炳贵是另一个攻坚班的班长,他的班组负责引水工程“穿洞”施工,就是在悬崖上凿出一条二十余米长的引水隧道。这里是万丈绝壁悬崖,连猴子的爬不上去。他们腰拴麻绳,从悬崖顶上吊下去,在施工点凹槽凿孔、钉木桩、搭窝棚,一个班十二个人分成两组,六个人一个组轮流作业,他们施工的钢钎炸药、每天吃的饭菜,都是从对面山上搭接的竹编溜索溜放到施工作业点。
整整29天个昼夜,刘炳贵班组12个人,干在悬崖、吃在悬崖、睡在悬崖,昼夜不停施工,其艰险、困难难以言表,他们用简易的工具,在那么狭小的空间连续施工29天,一锤锤、一钢钎凿通了“穿洞”,他们的战斗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联想到今年以来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实施的居家隔离十四天的措施,与之相比,我们的攻坚班民兵何其艰苦、何其危险,他们这种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和作风,真真正正体现的军人、民兵的战斗作风。
胡永达是抗美援朝退伍老兵,五十多岁却仍然担任民兵连副连长,负责带领班组实施攻坚施工凿出的沟槽排渣平整施工。在平滩河段施工中,他背对的一块大石头突然滑落下来,压伤他的腰部,幸好身边两三个同伴及时施救,它极有可能受到重伤、甚至可能发生更可怕的事故。胡永达受伤后指挥部在现场为他做了绷带包扎,服了药物,随后送他回家,嘱咐在家他养好伤,但是第二天他就回到工地。他说:“我是军人出身,我是老兵,军人轻伤不下火线,在工地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言语虽然简单、朴素,但真正体现出了军人的作风、军人的品格。
我们的民兵听党的话,服从命令听指挥,不讲条件、不讲待遇,不畏困难、不怕艰险,指到哪儿就干到哪儿。在如此艰巨危险的施工任务面前,待遇却仅仅是评到生产队的上等工分,每天四分钱的盐巴、海椒补助。这就是当时我们的民兵连的真实表现,现在会抢起来,对比今天的日子,感慨万千。
棉农大队有个人被大家称为“向倌”,真实名字叫向志先,由于年龄较小,又是民兵连中的一员,被分配到后勤班,专门负责粮食加工、喂养猪牛羊,渠道上因此有个地名叫做“关猪洞”。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何况工程一线的民兵都是重体力劳动呢。由于民兵每人每天只有四分钱盐巴海椒补助,指挥部想方设法改善工程上的生活问题,把这四分钱集中统一使用,派人到村寨购买那些不下仔的瘦架架猪、病牛、羊等,运到工地上来,将自己粮食加工留下的米糠脚料、茅台酒厂买的酒糟喂养,猪牛羊都慢慢增肥长膘,工地上逐渐解决了肉食供应,最后达到了三天能杀一只羊、十天能杀一头猪,半年能杀一头牛。特别是杀一头牛,光是卖掉一张牛皮就超过卖牛的价钱。
向志先同志因为在工地长期推磨加工粮食、喂猪喂牛放羊,大家逐渐将他叫做“向倌”。由于他在工程建设这个平凡而又特殊岗位做出的贡献,工程完工不久他光荣参军入伍,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一员。
民兵连是一支有能力、有素质、守纪律的队伍
当时的成建制民兵再死公众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教育,逐步强化日常安全工作。每天每个班收工洗漱吃饭后必须召开班务会,班长主持、专人记录,先学习“老三篇”,然后回顾总结一天的施工情况查找安全隐患,做好日常安全措施,共同筹划如何加快工程进度。每班设有专职安全员一名,每天施工前首先进场检查,及时清除可能松动滑落的危岩,检查炸药炸材安全,检查拴在腰间安全绳、拴钢钎工具绳是否牢固可靠。甚至规定在湿滑陡峭地方施工时不能穿胶鞋、布鞋,只能穿草鞋等等措施。由于指挥部逐步强化安全工作、检查督促到位,自张支定、胡永达受重伤、轻伤后,三年半的施工期间在没有发生人员受伤、更没有发生人员死亡的事故。
在渠道工程中最危险的周家箐、油光箐等最艰险地段项目被攻克以后,为加快工程进度,尽早实现盐津河通水,我们及时调整思路,扩大施工作业面,实行多点开花,共同推进,渠道工程转入整个渠道沿线修造成宽两米的平整通道,为下一步修砌渠堤打下良好基础,在陡峭危险的作业面,则直接开山打洞凿槽,修成了能通水的渠道。从年7月1日正式开工到年12月,历时三年半时间艰苦努力,确实体现了这支民兵是有能力、有素质、有纪律的队伍。
年12月底,盐津河引水工程升级为引水发电、灌溉综合工程,棉农民兵连退出以民兵建制的施工队伍,以集体投工的形式全面进入棉农大队引水渠道施工建设,年盐津河渠道引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至此解决了棉农大队农田灌溉、人蓄饮水困难,许多坡土变成梯田,粮食产量翻了两番。仅小河生产队张支发家年的粮食产量就有近四万斤,是以前小河生产队一年的年计划产量,足见盐津河引水工程造福一方百姓、改变棉农面貌的历史性工程。
老民兵连长的感想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作为一个人,必须拥有坚定的信仰,有勇于担当的精神;三是要充分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我从一个农民,到一名基层民兵指挥员,再成长为一名党员、一名企业管理领导人员,棉农大队民兵连在盐津河引水工程建成的整个建设过程,让我不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对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努力实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一生的理想起到了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同志们、战友们,我们这一代人已是垂垂老矣,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重任早已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要加强国防意识,国内外敌对势力对中国人民取得的建设成就虎视眈眈、惶恐不安,他们妄图搞乱中国、阻碍中国发展、分裂中国、甚至亡我中国的图谋长期存在。
面对当今科技化、信息化突飞猛进的时代,你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你们的使命更加光荣!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强健身心体魄,掌握高新技能,为国家国防建设贡献力量!(曹大权/遵义人全媒体:视频摄制:刘盛穆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