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曲木苏”婚礼程序进行纪录,让读者从中领略到“曲木苏”婚俗与凉山其他地方彝族婚俗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从而体现“曲木苏”婚俗的独具特色和值得借鉴的先进部分,如女方父母嫁女时“不收彩礼钱或彩礼钱要的少”等,以供甘洛和凉山其他地方的彝族学习借鉴。
主题词:彝族“曲木苏”婚俗研究
新娘屋
“曲木苏”是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田坝方言彝族的称呼,是自由白彝之意。所谓自由是指自明清以来这些田坝方言的彝族既不直接受土司管,又不受黑彝管,是相对自由的彝民。“曲木苏”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境内。
居住在甘洛县境内的彝族分为“义诺”、“圣乍”和“田坝”三个方言区。从分布上看,甘洛县的吉米、斯觉、普昌三个片区彝族为“义诺”方言区,其婚俗基本上与凉山州的雷波县、美姑县等地的彝族相同。海棠(镇)片区为“圣乍”方言区,其婚俗与喜德县、越西县等地的彝族相同。田坝、玉田、苏雄三个片区和新市坝镇(部分)为“田坝”方言区。“田坝”方言区的彝族自称“曲木苏”,其他彝族称他们为“曲木苏”、“瑟阿博曲(无主子白彝)”或“亥苏(矮山彝人)等。甘洛全县共28个乡镇,个行政村,个生产组,总人口为人,其中彝族人口为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3.86%。甘洛的“曲木苏”人口为人,占全县彝族总人口的32%(年统计数)。
“曲木苏”的房屋建筑、居住环境、生活习俗、卫生条件等接近汉族。其婚俗与“义诺”、“圣乍”方言的彝族婚俗虽有相同之处,但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而且很有特色。故本文就专题介绍“曲木苏”婚俗的特殊部分,以供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参考。
一、“曲木苏”相亲范围
“曲木苏”择偶和其他彝族没有什么俩样,就是自由恋爱或通过双方父母提亲或媒人介绍,择偶双方约个时间地点见面。但他们的择偶范围一般都在田坝方言区内,也就是说以前“曲木苏”是一般不与“义诺”和“圣乍”方言区的彝族通婚的,更不与语言不通的“所地”方言区彝族通婚。
在甘洛,“曲木苏”又把全县范围内的彝族分为“曲木苏”(居住在田坝、玉田等地的矮山白彝)、“乃古苏”(居住在苏雄片区高山或二半山白彝)、“诺木苏”(居住在斯觉、吉米、普昌片区义诺方言的彝族)和“阿尔黑”(居住在海棠片区圣乍方言的彝族)四等。在他们看来,“曲木苏”之间互相通婚是最好的。
“乃古苏”虽然居住在高山或二半山区,生活条件差,但也属于“曲木苏”范围,可以通婚。至于“诺木苏”和“阿尔黑”,用“曲木苏”的话来说,虽然都是彝族,但在生活习俗、卫生条件、待人接物、语言环境等等诸多方面他们都难以接受,所以,一般不与通婚。因此,在80年代以前,除了男女双方都是工作人员或个别“曲木苏”女儿嫁给参加工作的其他方言男子外,一般都不与其他方言区的彝族通婚。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曲木苏”的通婚范围有所被打破,但仍以田坝方言区内通婚为主。
二、订婚仪式和彩礼
“曲木苏”青年男女双方通过亲戚朋友或媒人介绍,互相见面后,同意对方为终生伴侣,也就是一旦相亲成功,女方的父母就要向媒人提出男方要给多少彩礼钱,并选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
凉山其他地方的彝族儿女订婚叫“夫土”()或“乌冉木”(),一般都需要杀猪或宰羊来招待客人,是比较铺张和麻烦的。而“曲木苏”儿女订婚叫“瓦期则”(杀鸡吃之意)。这个仪式很简单,就双方选择一个吉日,男方在约地的日子,买点糖果,烟和酒到女方家去提亲,女方家杀二只鸡来招待客人即可,吃了鸡肉这个婚就正式定下了。
“曲木苏”嫁女要的彩礼钱也不像其他地方的彝族,开口就要多少银子或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而是只要双方的儿女喜欢,父母同意,可以根据男方的经济能力来给女方彩礼钱。据笔者了解,80年代“曲木苏”男方一般给女方的彩礼钱是元至元,男方经济条件不好的不给彩礼钱的也很多。90年代一般给0元至元,少数不给彩礼钱的也有。现在一般给2万至6万元。当然,极个别的也要20-30万元的也有,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超范围”通婚的缘故(即女儿嫁到远方去或他们认为嫁给不该嫁的人)。总的来讲,“曲木苏”嫁女的彩礼钱是目前凉山彝族嫁女中最少的。
三、接亲要背“姑娘猪”
“曲木苏”接亲,要到婚期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就要组织7个或9个小伙子(彝人讲究单数)组成的接亲队伍,拿着原先讲好的彩礼钱,再背一些烟、酒、糖和一只30斤左右的猪,到女方家去接亲的习俗(相当于凉山其他地方彝族的“先木”,但“先木”是不背猪去的)。意思是彩礼钱是孝敬女方父母的,烟和酒是给老人们享用的,糖是撒给孩子们的。男方背去的这只猪叫“姑娘猪”(),是杀给当晚陪伴新娘的姑娘们和唱《哭嫁歌》等来玩的妇女们吃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只“姑娘猪”虽然背给了女方家,但什么时间杀这只猪,则由接亲的小伙子们说了算,小伙子们为了提防有些姑娘吃了猪肉后就早早回家睡觉去,自己不好玩,所以,不到晚上12点钟,小伙子们是不要姑娘们找人来杀这只猪的。
当晚,女方家就把周围邻居姑娘们叫来,拿起自家的水桶,大盆、小盆和水瓢等装满水后,隐藏在女方家的房子周围。另外,还准备有摸黑脸用的锅烟灰。当男方家的接亲队伍一到女方家门口,姑娘们就突然把隐藏好的水拿出来,开始向客人们泼水,来接亲的这些小伙子如果被姑娘们抓住,摸黑脸就在所难免了。泼水过程一般都持续较长时间,直到姑娘们玩的心满意足才肯罢手,小伙子们才可以去烤火取暖。不过,小伙子们也不能大意,还没有玩尽兴的姑娘这时就给你摸黑脸了,所以还得小心提防。当晚,姑娘们除了向来接亲的小伙子们泼水,摸黑脸外,还拉起客人们唱歌跳舞,甚至耍到通宵达旦。
四、扮新娘,送贺礼
笔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越西县、雅安专区的石棉县和乐山专区(市)的峨边县等地看到彝人嫁女时,女方家的妇女们在半夜三、四点钟就匆匆起来点灯给新娘着装,整个过程,除了给新娘着装的几个妇女外,其他人还都在睡梦中,无法观赏到新娘的风采。而“曲木苏”则不同,除了做饭的人早早起床,给客人准备早饭外,其他人都天大亮后才不慌不忙的起来,邻居妇女们才开始给新娘着装,着装的过程人人都能看得见,人人都能观赏到新娘着装后的风采。
当天上午八、九点钟,给新娘着装的妇女们,就把新娘带到屋外的坝子上(最好是在一颗果树下面),铺好席垫让新娘坐好,然后从家里拿出煮熟的半边猪头、一些猪肝、一盆油炸豆腐和白酒、杆杆酒、酒糟各一杯(碗)放在新娘面前,让新娘先尝一口,这叫“莫弄伙(新娘好运之意)”,就开始给新娘着装,这个时候周围邻居都跑来观看的。同时女方的女性亲戚朋友们都来给新娘祝贺送礼,有给50元、元、元、元、元、0元的。新娘得到周围邻居和亲戚朋友们的祝贺十分开心。
五、唤财魂,送新娘
邻居中有经验的妇女给新娘着装好了以后,女方家就请该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来作“则依扎依库(即唤财魂)”。这时着装好了的新娘就起身面朝自己家相反的方向站立,请来的老者就右手拿插枝,左手拿着里面装有大米的小簸箕,在新娘的头顶上一边转(逆时针方向),一边开始唤财魂。老者口中念道:
……
房神屋主莫随去
主人魂魄莫随去
里屋财神莫随去
家中财运莫随去
吉禄家宝莫随去
黄金白银莫随去
绫罗绸缎莫随去
骏马骑主莫随去
牛羊家畜莫随去
漂亮服装莫随去
田地魂魄莫随去
五谷粮油莫随去
……
“唤财魂”的意思是避免娘家的财运随出嫁的姑娘而去,造成娘家破财或败家。为了姑娘嫁出去后,娘家人丁平安,财运如常亨通,兴旺发达,所以,“曲木苏”姑娘出嫁时都要有“唤财魂”的习俗。
“唤财魂”结束后,娘家的周围邻居、亲戚朋友们就开始送新娘。这时新娘的姐妹或女性朋友就把新娘背上,来到一个较为宽畅的平地,待男方接亲的小伙子来抢亲。
六、抢亲
抢亲,凉山其他地方的彝族叫“席莫骆吉”()。“曲木苏”叫“席显杜”(),就是男方接亲的队伍中,必须至少一人去摸一下新娘的耳朵或新娘身上的衣服这个意思。来接亲的小伙子们在没有摸到新娘之前,女方的姑娘们是不准来接亲的小伙子们背走新娘的。目的是姑娘们就趁这个机会向来接亲的小伙子们泼水、摸黑脸。有的妇女还脱去小伙子身上的披毡、头帕、衣服或鞋子,然后叫衣服鞋子的主人出钱买酒、买糖或买饮料来赎走,以此逗乐。
“席显杜”是“曲木苏”接亲的习俗,也是为了好玩。来接亲的小伙子被泼水、摸黑脸也就不可避免。男方的小伙子们也十分清楚,摸不到新娘就背不走新娘的。因而,有些小伙子就干脆脱掉上衣,赤膊上阵了。如果来接亲的小伙子们势力较弱,硬抢不行的话就只好买些烟酒、糖果和饮料等向姑娘们讨好,求姑娘们不要来真格的,让他们摸到新娘,最后姑娘们也就半推半就了。一旦来接亲的小伙子们摸到新娘,新娘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小伙子们就高高兴兴背起新娘上路,抢亲也就结束了。
七、吃炒鸡
“曲木苏”结婚,男方接亲的人背新娘回家,和女方送亲的队伍一同前行时,在沿途一家亲戚要杀一只鸡,煮好后和饭一起端来在路上给新娘吃,这彝语叫“瓦尔则”(吃炒鸡之意)。如果沿途没有亲戚住,则男方的村子里一家亲戚主动杀一只鸡,煮好后和饭一起端来在路上给新娘吃。如果路途不远,新娘只尝一口,鸡肉和饭就给来送亲的小娃娃们吃。这个习俗来源于很早以前,在远方嫁娶的彝人怕节食了几天的新娘因路途遥远而饿晕而做的。客人吃了饭和鸡肉后,新娘的兄弟要给送饭的主人家-元钱作为还礼。凉山其他地方的彝族结婚,如果路途遥远则给新娘带干粮,没有“瓦尔则”(吃炒鸡)这个习俗。
八、新娘屋和舅舅位
在新娘接来之前,男方家除了准备酒席外,还要做很重要的两件事。第一件是砍竹子划篾片,在屋外找一块平坦能坐人左右地方,做一个用竹篾编制的简易小屋,这个小屋彝语叫“圈依”()。“圈依”还连有长长的围栏,新娘接来后,就在小姑子的陪伴下坐在这个“圈依”里面,相当于汉族结婚时的“新房”。送亲来的客人就坐在“圈依”边的围栏内。凉山其他地方彝族结婚都有“圈依”,但没有长长的围栏。
第二件是设“舅舅位”()。“舅舅位”就是新娘舅舅坐的地方,这是“曲木苏”结婚的另一习俗。送亲来的客人在吃午饭之前是不进男方家屋里的,就坐在外面“圈依”边的围栏内,“舅舅位”就必须设在围栏的正中间,而且还要栽(插)一颗云杉树或青杠树,树上挂着舅舅带来的一块约2米左右的布和男方家杀猪时留着的一块长长的猪肚肉。舅舅就坐在这颗树下,婚礼结束之前舅舅都不能走动,连吃饭的时候舅舅和他的随从都必须在这个位子吃饭。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新娘的舅舅是不会只身一人到外侄女结婚的场合来的,舅舅是带有随从一起来的。随从(1-2人)就是给舅舅牵马或陪伴者,这也表示出舅舅的高贵。当新郎家给舅舅礼金时,也要给舅舅的随从一定的礼钱,比如,新郎家给舅舅0元礼金,就给舅舅的随从元礼钱。
“曲木苏”结婚为什么舅舅坐的地方要栽一颗云杉树或青杠树呢?彝族谚语道:
高山云杉是舅舅
平坝巨石是母亲
天上雷公大
人类母舅大
无舅连井亲。
……
彝族是十分重视母舅的民族,谈婚论嫁或发生重大事情都要打听其娘家的姓氏和势力的强弱等情况。舅舅坐的地方要栽一颗云杉树或青杠树就是表示对舅舅的重视和尊重。云杉生长在高山云岭,十分高大,象征母舅。以前“曲木苏”的舅舅位都栽云杉树,现在云杉树不好找了就用青杠树代替,青杠树生长在二半山,质地坚硬,表示强大。
富有的舅舅还买金银首饰给侄女(新娘)戴,彝族谚语道:,(骏马迎舅舅,金银赠侄女)。挂在树上的布是舅舅带给新郎做衣服的。树上挂的猪肚肉是表示男方对这门亲事的满意和重视,养了大肥猪来办喜事。
九、主客对换敬酒,新娘进屋
前面说过,新娘接到男方家后,先没有进屋,是坐在“圈依”里,送亲的客人也是坐在“圈依”边的围栏内。送亲来的客人坐好以后,新郎的姐妹和亲戚朋友就排队给客人撒烟敬酒,直到吃中午饭,客人的午饭也是在外面坝子或围栏内吃的。客人吃过饭,就开始主客对换敬酒。
1.男方请来的歌手(一唱一和共二人)向新娘的舅舅唱歌敬酒送礼金。请来的歌手歌唱的好,男方给的礼金舅舅满意,能打动舅舅,舅舅就很快接受男方歌手敬的酒和礼金。如果歌手唱得不好或给的礼金舅舅不满意,舅舅不接酒喝,歌手只好反复唱或增加礼金,直到舅舅接受他们敬的酒和礼金为止。至于给舅舅的礼金多少,以前是-元,现在一般是0-0元。歌手唱的内容是:牛的来源、酒的来源、舅舅的来源和舅舅喝了这杯酒后的好处等。
彝族格言道:不懂酒的莫饮酒,不如酒的莫喝酒。饮酒要懂酒的来源。那么为何还要唱牛的来源呢?因为“曲木苏”的杆杆酒是高粱做的,而高粱是用牛来耕地种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在唱酒源歌之前,先唱牛源歌,然后再唱舅舅的来源和舅舅喝了酒的好处。比如,歌手在唱舅舅喝此喜酒的好处时唱到:
首杯美酒敬舅舅,
舅舅喝进头脑中,
舅舅头脑更聪慧。
二杯美酒敬舅舅,
舅舅喝进腰间里,
腰酸背痛从此消。
三杯美酒敬舅舅,
舅舅喝进手脚里,
脚痛手麻从此消。
舅舅喝了这美酒,
舅舅长命又百岁。
……
舅舅接了礼金,喝了酒,就给歌手还礼,一般给歌手元左右的礼钱。
2.女方请来的歌手(也是二人)向新娘的公公婆婆唱歌敬酒。唱的内容,前面还是唱牛源歌,酒源歌或茶源歌(敬茶就唱茶源歌),然后夸奖亲家如何实力雄厚,如何名声在外等等。最后要求婆家:
我家养女嫁亲家,
一杯美酒敬公公,
公公指点成家立业法
一杯美酒敬婆婆
婆婆指点勤俭持家法,
一杯美酒敬姑子,
姑子带好新嫂嫂,
一杯美酒敬新郎,
新郎新娘会相处。
公公婆婆喝了女方歌手敬的酒,婚礼也就礼成了。同样,如果歌手唱的公婆不满意,公婆不接酒喝,歌手只好继续唱,直到公婆接酒喝为止。公婆喝了酒,同样也给歌手一定的礼钱的,一般也是元左右。
3.抢“树格蔸”()。如果是冬天,到了下午后,送亲客人中的小伙子们就在观察主人家的干树格蔸放在那里,准备晚上烧火取暖,因为主人家是只管吃好,不管睡好。而男方家的姑娘们就在放树格蔸的地方不远处悄悄放些装有水的大桶小盆,待客方的小伙子们来抱树格蔸时向他们泼水,因此来取乐,这也是“曲木苏”结婚的习俗之一。
十、唱到天亮,吃到天亮
时代不同了,现在“曲木苏”送亲来的客人一般都吃了午饭就返回去了。以前可不是这样,送亲来的客人要在男方家住一晚,待第二天吃了早饭才走的。男方家招待的好不好,就看晚上吃几顿。在男方家住一晚,实际上就是在男方家玩一宿,怎么个玩法呢?当天晚上主客双方都请来各自当地最好的歌手,双方进行对歌,那方的歌手赢了那方就有面子,所以请来的歌手都竭尽全力为自己方的主人捞面子,如果双方的歌手都很厉害,会出现对歌对到天亮都不分上下的。这个晚上男方家就不停地做饭给客人吃。年2月,笔者在甘洛县前进乡前进村陈木乃家长子结婚时看到,当晚他家给客人做的晚饭有坨坨肉、炒糯米饭、酸菜面、冷水鸡、汤圆等开了5顿。听他家讲,他们村子里有家姓马的儿子结婚时一晚上开了7顿饭,真是名副其实的唱到天亮,吃到天亮。
第二天吃过早饭,除新娘留在男方家外,其他客人们都纷纷离去,婚礼才算完全结束。这样新娘要在婆家待3-7天才回娘家。凉山其他地方的彝族,结了婚后还要进行一次“约来古”(新娘二次进门)的习俗,男方家还要大办一次宴席。而“曲木苏”则吃了婚宴就不再进行“约来古”的仪式,男方家既不破费又省事。
总之,从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曲木苏”婚俗是很注重实际的,整个婚礼过程充满着美的传承和诸多娱乐性,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不得不说,独具特色的“曲木苏”婚俗是凉山彝族婚俗文化的一枝奇葩,很值得传承和研究。
作者单位:甘洛县教育和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
甘洛美女
原出:《甘洛彝学》杂志,《彝族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