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及图片,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去年过年经历了残酷的春运考验,大人小孩都累瘫成泥,从早上5点起床,六点出门赶飞机,下了飞机转高铁,由于担心飞机晚点,刻意买了较晚的高铁票,导致中转等待时间长达5-8小时,最终半夜才到家。今年转变思路,采用迂回策略达到回家的目的。福州到我家乡坐高铁挺快的,所以今年就先飞到福州,呆上两天再回家,权当是到福州旅游一趟啦~相信大家和我有一样的感受,每次旅行都有一种别样的放松心情,每天只需考虑去哪玩、下一顿吃什么,其他烦恼全部抛诸脑后。和以往的旅游一样,这趟福州行仍旧专注于吃吃吃!
出发福州前,我在网上查询了好几家网友推荐的福州当地好吃的餐馆和小吃,但是时值过年,担心很多店家都不开门做生意,所以第一天还是跟随大家的步伐,去了据说只有游客才会去的达明美食街(似乎每座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自己的美食街)。达明美食街距离福州著名景点三坊七巷很近,我们是从黄巷进入的,没走多远就到了。
由于是春节,街上人有些多,但也没有多到走不动道的程度,这种拥挤情况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大多数店并不需要排队,少数需要排队的也不用排太久,从体验感来说还不错,第一天从早吃到晚,大约吃了二十样东西。第二天去了老福洲徐记,是一家专门做福州菜的连锁老店,也吃了不少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吃了啥吧。
一、鱼丸拌面小笼包
在达明街走进的第一家店叫“秋官郎“,名字还挺好听的,是一家主要卖鱼丸的店,也是看网上推荐,据传是一家90多年的老店,于是慕名前往。店面比较小,门口写着”创世界纪录鱼丸“,貌似是曾经制作过世界上最大的鱼丸。我们去的时候只供应三样东西,全家福鱼丸、拌面和小笼包,分别是15元、5元、5元,我们就都点了。全家福鱼丸是各种种类鱼丸都有,装在塑料碗盒里(不明白为什么用塑料的,太不环保),鱼丸还不错,不过说实话我也没吃出和其他家有啥不同,在吃的过程中,有一些福州当地人来买包装成袋的鱼丸,打算拿回家自己煮,可能鱼丸吃的比较多的当地人能够吃出各家之间的差别,我们这种外行不太懂。拌面和小笼包算是中规中矩,小笼包的馅料有点点甜,外皮很柔软,口感不错。
不过这家店给人感觉挺温馨的,可能由于年初二早上,也没什么顾客,工作人员并不忙碌,每个人感觉都很peace,等我晚上再来达明街,路过这家店的时候发现已经关门了,果然很随性。
二、福州早餐:锅边海蛎饼花生汤虾酥
吃完鱼丸我们拐进了一家“古早味“早餐店,为什么说是古早味呢,看看这环境就知道了,是不是很有早年间的感觉,不过我发现类似的早餐店还有很多,我特别喜欢这种古早味的感觉,有一种人间烟火气。
食物用一个个碟子装好,你要什么就自己拿,最后再结账。我要了一份锅边(下图右上角)、一个海蛎饼(下图左上角)、一碗花生汤(下图左下角)、两个虾酥(下图右下角)。
这是我第一次吃锅边,据说做法是将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蛤蜊、葱、虾皮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锅边了。海鲜味浓郁,汤非常鲜美,至于锅边本尊我倒是觉得一般,口感类似于面疙瘩,不过比面疙瘩要稍微劲道一些。
虾酥我欣赏不来,不知道是不是这家做的不好的缘故,我完全没有吃出有虾的味道,以至于我刚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这东西取名为“虾酥”,感觉就是油炸面粉。
海蛎饼和花生汤还不错,海蛎饼外皮酥脆,里面馅料丰富,感觉有葱、各种蔬菜和一点点肉,只不过这个造型很迷,刚拿上来的时候我老公指着它问“这个油炸屎是什么东西?”花生汤值得尝试,花生已经被煮的很软,带着丝丝甜味,恰到好处,很受小孩子欢迎。
三、牛滑汤三宝面扁食
这几样是在达明街正门入口的一家小店吃的(我忘了店名了,也忘了拍照了,想哭),原本还想要尝试鲨鱼滑汤可惜卖完了。先来说说牛滑汤,别看清汤寡水的,但实际上汤很鲜,连我老公那种重口味的人都觉得汤好喝。另外牛滑非常嫩,口感很好,很容易咬,推荐!
三宝面里面有牛丸、面、鲜虾云吞和牛腩,面和牛腩一般般,没啥特别的,但是牛丸和鲜虾云吞非常好吃!牛丸劲道,咬开里面还有汁水,鲜虾云吞是这家店的招牌。咬开满满的虾肉,吃起来味道很鲜,强烈推荐!
扁食一句话:不推荐。扁食其实就是那种小馄饨,皮比大馄饨薄,但比肉燕厚,我个人更加喜欢吃皮薄的肉燕,另外扁食里面的肉馅带点点甜,我也不是很喜欢。
四、海蛎煎羊肉串马蹄糕
入夜后的达明街,人渐渐变得更多了,原本只有街两边的店铺开着,到了晚上街中间的小商铺也开张了。
海蛎煎之前在厦门就吃过,个人比较喜欢,边边煎成金黄色,口感酥脆,非常香。我看了一下做法其实很简单,把葱花、海蛎、地瓜粉、水、盐装一个碗里,搅拌均匀,锅子倒点油,倒入搅拌好的糊糊,然后加入鸡蛋液,煎至金黄色即可。
达明街有一家新疆羊肉串,是现切现串现烤的羊肉,五元一串,肉很扎实很实在,羊肉特有的香味伴着香辛料的香味,非常推荐!
我在老福洲徐记也吃了马蹄糕,说实话我个人更喜欢达明街上这家店卖的马蹄糕(对不起,我又忘记店名了,只记得店门口写着福州特色小吃之类的字眼),都是五元一块,这家店的马蹄糕颜色偏深,有点像红糖的颜色,口感和一般马蹄糕不一样,一般马蹄糕一咬就断,这个咬下去可以拉长,很好吃,推荐!
五、臭豆腐雪媚娘芋圆烧仙草
这些其实不是福州特色啦,只不过正巧看到了想吃就吃了,一句话通通不推荐,最后一张图的芋圆烧仙草是在一家叫仙芋坊的店买的,不好吃……
六、肉燕炸糟鳗马蹄糕肉丸糕佛跳墙鱼丸炒线面芋泥牛肉炒饭
这些是在老福洲徐记吃的,这是一家专门做福州菜的连锁老店,我们去的时候正值饭点,需要等位,号码牌上写着等位超过15分钟送一个马蹄糕,超过30分钟送四个鱼丸,超过一小时送鱼唇。我们大概等了20分钟,所以送了一个马蹄糕,就像我之前说的,这个马蹄糕我个人觉得没有达明街上那家好吃。
肉燕,我个人觉得其实就是皮很薄很薄的馄饨,这家肉燕我个人觉得没有我之前点的外卖那家好吃,皮还不够薄。
插播:第一天到福州已经很晚了,到达民宿已经晚上十点半,饥肠辘辘的,民宿周围又没有吃的,就想点外卖,但由于是春节,担心是不是没有外卖了,打开app一看,还有很多商家营业,我当时就想高歌一曲“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让我们相遇~“,于是点了肉燕、蟹脚和小笼包。蟹脚硬的简直了,商家既没有提前砸好蟹脚,也没有提供任何工具帮助把蟹脚里面的肉取出,于是我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直接上牙咬,把我牙疼的,最后只好放弃了。小笼包和蟹脚一样,感觉不太新鲜,可能是一天卖剩下的。只有肉燕很是惊艳,皮相当薄,感觉入口即化,汤里加了一些酸菜,可以解肉燕的腻味。
炸糟鳗我是第一次吃,是用红酒糟涂抹在鳗鱼肉上,整块拿来炸,外皮酥脆,里面的肉白嫩白嫩的,带着酒糟的香味,连我这个不喜欢吃鳗鱼的人都觉得还不错,推荐没吃过的人尝试。
肉丸糕也是第一次吃,没吃之前以为这肯定是肉做的咸口的,结果是甜口的也吃不出肉味。肉丸糕很大一块,我看隔壁桌从宁波过来的游客,三个人点了六块肉丸糕,最后走的时候剩下了四块……估计他们不知道这肉丸糕原来这么大这么扎实。
佛跳墙是传统福州硬菜了,用鲍鱼、海参、鱼唇、蹄筋、墨鱼、瑶柱、鹌鹑蛋等一起炖煮,价格自然也贵,根据量的多少,有多元-80多元的选择。老公和我开玩笑说佛跳墙就是福州的全聚德,甭管好不好吃,来都来了总归是要尝试一下的,老公不喜欢吃海鲜,我们有预感可能这道菜不会太对我们胃口,于是点了最小的佛跳墙(其实是因为穷╮(╯▽╰)╭)。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相当英明,怎么说呢对于我们来说不难吃,但也谈不上好吃,总感觉汤里带点苦味。
老公特意点了这家的鱼丸说看看和秋官郎有没有不同,结果发现木有不同,估计这几家水平都挺高的,所以吃不出不同,就好比成都的火锅,各家店之间也吃不出不同,因为各家店的水平都不错。
芋泥之前在厦门也吃过,用猪油、芋头、糖等制成,口感绵软,味道很香,推荐。
炒线面也是第一次吃,不过没啥新鲜感,就是很细的面条加入鸡蛋、蔬菜炒的,中规中矩。牛肉炒饭也没啥好说的,中规中矩。
就写到这吧,写不动了,总体而言这趟福州行吃的很满意,绝大部分都对我们胃口,即使是在“骗骗外地人“的达明街,我也吃的很开心,对福州的好感噌噌噌上升。下篇我会介绍号称福州最大商圈泰禾广场、我们这次在福州住的民宿以及在机场的所见所闻,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