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市苍溪县城郊中学罗海燕
有一种美食,又涩又甜,度数不高,口感醇厚,但芬香四溢,承载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与人类的智慧,一直霸占着我的味蕾,至今令我无法自拔,那便是吴奶奶的绝活——米酒糟糟,味道香甜,至今,无人超越,它有着许多的做法,有酒酿,元霄等。记得第一次喝米酒糟糟还是在我八岁的时候,那时候修新房子,家乡热情的老乡也来帮忙抬些石头和砖,奶奶则一直在厨房里煮着米酒糟糟给他们作为犒劳,因为是酒,奶奶总是不让我碰,所以我在奶奶跟老乡说话时,悄悄潜入灶房,偷偷盛一碗喝下,甜甜的,让我实在忍不住喝上第二碗,这一次我盛了一大碗,咕噜咕噜的大口喝下,这时刚刚聊完天的奶奶回来,见我手中的碗和嘴角的米渣,定是知道我偷喝,见我两个脸蛋红的像是两个红苹果,人摇摇晃晃。接下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怎么有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奶奶,慢慢的越来越多,最后不省人事……自从经历了小时候这件事情,我就再也没有喝过米酒糟糟了,快接近过年了,奶奶又要开始她的绝活。制作米酒的过程复杂而且要求及高,奶奶曾经说过好米酒的制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这天,奶奶起得很早,期待已久的我早已迫不及待,听到动静就一个跟头翻了起来,三去五除二的穿上衣服,紧紧跟奶奶身后,成了她的“跟屁虫”。奶奶在橱柜里拿出准备好的糯米,粒粒饱满,饱含着耕种的各种辛酸,将它们倒入锅中,因为米要求半生半熟,所以奶奶一直在旁边加水搅拌,还不时提醒我火候大小,我还蹲在灶边,望着奶奶,乖乖的听她指挥,搅了一会儿,可能手酸了,奶奶不时锤一锤肩膀,好奇的我强烈要求为奶奶搅一搅,我拿着大勺子,搅呀搅,手不自觉的放在了锅边,疼的眼泪直冒,奶奶则在一旁笑着又过来连忙拿着我手中的勺子继续搅着,就这样第一道工序就结束了。奶奶将米捞出,晾在簸箕上冷却摊开,奶奶在柜子里不知在找着什么,不一会儿拿出小布包,小心翼翼的打开,散在这已经凉好了米上,原来是酒粬,一个决定着米酒糟糟最关键的东西,奶奶挽起袖子在簸箕内均匀的将酒粬与米相结合,那双龟裂的双手,仿佛每一条裂痕都有着它的来龙去脉。奶奶耸了耸肩,擦了擦汗,继续搅拌着,像是想把对子女的关爱、思念之情和对过年的美好憧憬全部糅合在这大米中,让它深深的沉淀……混入酒粬的大米将装入一个大大的胶桶中,在胶桶的周围裹上一层厚厚的毛巾,像是一个怕冷的小胖子缩在里面。等待总是那么的让人没有耐心,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我觉得如同乌龟一样的慢,终于一周过去了,我与奶奶到灶前,我闻见桶内飘出的一股淡淡的酒香,奶奶搬出两个瓷坛,将他们冲洗干净,其中一个坛子很小,我有些不解并没有多问些什么。奶奶将桶上的一层一层的毛巾取下,将它们倒了进去,这时奶奶早已发现我这个小馋猫直勾勾的盯着坛中的东西,但奶奶耐心的解释到,这米酒糟糟还没有完全酿好,这让我这激动的心儿又得强制安分下来,盖上坛盖,接下来,一场神奇的美食转变将在一个月后诞生!大年三十,一家人挤在屋里,在这一天有个习俗便是要吃汤圆,象征着圆满和团圆。大火烧开,将买好的汤圆一个一个的下锅,“咕咚、咕咚”像是为这场美味的产生而欢声雀跃着,拿出那沉睡已久的美味,酒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与这汤圆相搭,真是绝配!香味飘出了灶房,勾引了大家来到灶前,大家个个准备好了碗,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这美味,有了一碗汤圆的我,像是得了一碗宝贝,小心翼翼地端到了桌上。在楼上传来了电话的声音,我一看是姐姐的电话,我边吃着汤圆喝着米酒,还不忘向她炫耀着,姐姐笑着对我说:“奶奶早在半个月前寄给我一小坛。”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一小坛是为姐姐准备的,屋里一股浓浓的酒香,大家都吃得很开心,这时我看着碗中的美食,我相信姐姐的辛苦应该会在这美食中消失殆尽吧。
这一坛米酒糟糟装载了太多的东西。有着奶奶的青春故事,有着逢年过节的喜悦,也有些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无法消去,一直深深地保存在这坛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