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咬吕洞宾的真实来历

中药清热解毒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315/4591320.html

狗咬吕洞宾的真实来历

人们常把做了好事,没有得到别人的赞扬,反而被对方责怪时,称别人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历史上,吕洞宾是真实存在的。相传他名叫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也有说他是河中府人(今山西永济县)。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年)四月十四出生。

吕洞宾在人间活了64岁。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时遇汉钟离传丹法,得道后被尊为剑祖剑仙。

在吕洞宾的诸多传说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是流传最广的。

关于这个传说,其实有几个不同的版本。

一个是说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吕洞宾带上法宝“布画”奉命去收降它。

哮天犬被收入“布画”后,吕洞宾担心哮天犬困入其中被化为灰烬,心生怜悯,私自把它放了出来,没想到后来反被哮天犬咬了一口。

还有一个是说有天,吕洞宾经过一个老妇人家,见她家很穷很可怜,就把一粒宝珍珠放进了她家井里。

从此,井水变成了美酒,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老妇人慢慢富裕了起来。

后来,吕洞宾变成一个乞丐,上妇人家来讨饭。谁知,老妇人不但不给他,还要把他赶走。

吕洞宾就说,井水变成酒,怎么会没有钱?

老妇人回答,只有酒有什么用,又没有酒糟喂猪。

说完,见吕洞宾还不走,就呼狗去咬他。

吕洞宾气坏了,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井水变成酒,还嫌猪无糟。

于是,他就把井里的宝珍珠取走了。

当然,民间还有其它版本,但流传最多的,应该是下面要说的这个。

相传吕洞宾在得道成仙前是个读书人。因为参加两次科举都未中之后,他便再也不想念书了,整日游山玩水,求仙问道。

吕洞宾有个很好的朋友,叫苟杳。苟查家境贫寒,但为人诚实忠厚,读书也很勤奋。吕洞宾很同情他,与他结为兄弟,并认他到自己家里住,希望他刻苦读书,早日考取个功名。

有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材,读书刻苦,就想把妹妹许配给他。

吕洞宾一听连连摇头不答应,也没说理由,反正就是不行。

苟杳见吕洞宾无缘无故不同意,心中很是不解。又听人说林小姐容貌不错,人也贤淑,就执意要应允这门亲。

吕洞宾见劝阻无望,便对他说:“贤弟既然心意已决,我便不再阻拦。只是,成亲之后,得让新娘先陪我三宿”。

这是什么道理!?

苟杳反复琢磨,不知吕洞宾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现在寄人篱下,咬咬牙就答应下来了。

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欢天喜地,苟杳却觉得无脸见人,干脆躲一边去了。

到了晚上,林小姐头盖红巾,倚床而坐。吕洞宾进去后也不说话,拿起书本就慢慢翻了起来。

林小姐等到半夜,见还没人过来揭头盖,觉得很纳闷,但又不好意思问,就自己先睡了。

一觉醒来,已是天亮。再一看,丈夫人不见了。

一连三晚,都是如此。把林小姐给委屈坏了。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只见娘子正在伤心落泪,赶紧上前询问。

林小姐只管低头哭泣,说:“郎君为何三夜只顾看书,竟不上床同眠。天黑进来,天明而去,却是为何”?

这一问,把苟杳问得是目瞪口呆。半天,才反应过来,仰天大笑:“好你个吕纯阳!原来是怕我贪欢,误了读书,用此法来提醒我。哥哥如此用心,也难免太狠了吧”。

几年后,苟杳金榜题名,夫妻俩与吕洞宾挥泪而别,做官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火,所有财物被烧的干干净净。

吕洞宾夫妇只好找了点残砖破瓦,搭了个茅草屋勉强安身。日子过得是非常艰难,于是,决定去找苟杳帮忙。

吕洞宾一路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总算找到了苟杳。

苟杳对吕家的遭遇非常同情,热情地招待了他。

一连一个多月,苟杳每天好吃好喝款待吕洞宾,从不提帮忙的事,一分钱也没给他。

吕洞宾不禁仰天长叹:“人情薄如纸,人阔就脸变。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气之下,不辞而别。

回到家,吕洞宾大吃一惊,以前的小草房不见了,眼前一座漂亮的新房拔地而起。

很是诧异:自己远离,子幼妻弱,怎能大兴土木?

等走到门前,更是奇怪:大门两侧竟贴了白纸,家里死人了?慌忙进屋,屋中间停放着一囗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

吕洞宾赶忙走近去:“娘子。”

谁知,他妻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声问道:“你,你是人还是鬼”?

吕洞宾更觉诧异:“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的回来了,如何问我是人是鬼”?

娘子打量了半天,才相信真的是吕洞宾回来了,说:“哎呀!吓死我了”!

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家中就来了一帮人,把房子盖好后一声不吭地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帮人抬来一口棺材,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这不,妻子死去活来正哭着呢,吕洞宾回来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恶作剧,他找来一把斧头,把棺材给打开了。

只见里面满满地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撕开一看:“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室,我让你妻哭断肠”。

吕洞宾看后如梦初醒,苦笑道:“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苟吕两家加倍亲热了。因为“苟杳”和“狗咬”同音,后来被人们传来传去,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听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