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感不太行,坑钱第一名这3种被吹上天的

现在的白酒市场里“鱼目混珠”的酒,实在太多!

前两天朋友让我去他家品尝一下,他买的“好酒”,去了之后发现,这个倒霉蛋儿买的“好酒”,竟都是香精、香料勾兑的劣质酒。

其实也不怪他买到此类白酒,毕竟人心不古啊!很多酒都是裹着糖衣的炮弹,稍不留神就会伤钱又伤身,我们消费者能怎么办呢?只盼能如那孙悟空一样能练就火眼金睛。

毕竟白酒这东西,谁家能离得了,“婚丧嫁娶宴宾客”全都得把它请到“座上宾”。因此今天我也废话少说,直接上干货。

这3种被吹上天的白酒,酒友们以后可要躲得远远的,都是劣质香精酒,口感不太行,花钱第一名!

一、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非卖品”白酒

在电商软件买酒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酒友遇到过这种情况,主图上只有一张老酒的图片,也没有写明白什么牌子。

这种酒多是一些“非卖品”白酒,往往商家会告诉你,这是某某酒厂的内供酒,只有自己人才能喝,但是酒质很好,他的亲戚在那上班,所以能买到等。

说的是天花乱坠,但是这种酒往往收到的时候,连厂家和产品的标准号都没有,完全就是“三无产品”。但是由于故事精彩,很多酒友买过后还开心不已,觉得自己捡到漏了。

殊不知这类酒基本都是廉价的香精酒,喝了会不会有问题还是未知。

注:在年的时候,市场已经不允许,酒厂生产“内制酒”、“内供酒”这类酒了。

二、外表金镶玉,内里破棉絮——“外貌”白酒

现在很多人买东西首先就是看包装,马上就到中秋节了,商店橱窗里的月饼一看就是吃不起的模样,白酒行业的包装也是非常“内卷”。

像是大牌酒的话卷就卷吧,因为这类酒多是用来送人的,包装太寡淡显得诚意不足。但是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专门靠包装博得眼球的香精酒,别看外边人五人六的,其实内里就是个“麻瓜”。

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这种酒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买卖(不行了,换个包装继续来过),想要被选中也只能在“包装”上多下功夫了。

给大家分享一下辨别这类香精酒的小妙招,除了看包装外,还可以从这两点下手:

1.看原料表中有没有香精、香料这类的物质。

2.看产品标准号,如图:

三、挂羊头,卖狗肉——“噱头”老酒

前段时间非常火的长毛酒,被爆出来很多都是速成的“老酒”,在夏天5天就能让新酒,摇身一变变成长满霉斑的“老酒”。

方法也非常简单,只需在酒瓶上裹上一层纸,然后刷上米汤、酱油等物质,要不了几天酒瓶上就长满了霉斑、长毛。

这些酒也不是什么好酒,并且因为要假装老酒,需要增加黏稠度,颜色也需要暗淡些,因此就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

除了长毛酒之外还有一些酒糟老酒,据说是把酒放在酒糟中储存,且不说酒的口感好不好,这样的酒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酒糟里有黄曲霉菌,还有一些别的有害病菌。

老酒确实口感和香气更好,想喝老酒真不必这么麻烦,完全可以选择更安全的酱酒来代替,首先酱酒的香醇感比较好,酒感也细腻,酒体更有厚度,另外市场规定酱酒需要储存3年以上才能流入市场。

像这款木台厚道酒,酿好后需要储存5年以上,才会流入市场,出场即老酒。

且还是由冯小宁老师亲自带队酿制,冯小宁师从茅台老厂长李兴发,曾在茅台厂里待了30余年,对酱酒的了解非常深,因此还被尊称为茅台八仙之一。

这款酒的酿制方式也是按照茅台厂的标准,采用大曲坤沙工艺,这种工艺最为繁复,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成酒,期间需要经过8次蒸煮,9次发酵。

工艺繁复对原料的要求也高,需得耐蒸煮和发酵,最为适宜的就是贵州赤水河流域的红缨子高粱,皮厚,粒小,富含支链淀粉结构,用它酿出酒的风味也更好,只不过不便宜,很多酒厂不舍得用。

但冯小宁老师为了保证酒质,用的全是这种高粱,很多喝过的酒友都说此酒的酒质确实好,若是放到大牌酒明显,价格肯定要再翻一番。

酒香纯正,酒感舒顺,入口香醇、细腻,酱香和花果香协调的融洽,下咽也顺畅,余味持久悠长。具有不上头、不口干的优点。

这3种酒,大家有中过招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