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有个古八珍,专供天子、诸侯和重要人物在宴会上食用,其中有一个味道鲜美,百吃不厌的“捣珍”,想要将其制作成功,让大人物吃罢点头,却需要三点秘诀,厨师一旦制作不好,味道就变了。您想要知道背后的秘密,下面小编就给您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古代周朝时期,有一个烹饪界的天花板食材,就是古八珍。古八珍都是什么,它们一共可分八样,根据《礼记》所列分别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羊、捣珍、渍珍、熬珍和肝膋这八种食品。
淳熬是古八珍的招牌菜之一,它是用肉酱和酱油煮熬成的稻米饭。而淳母则是用肉酱和酱油煮熬制成的黄米饭。炮豚和炮羊是以乳猪和羔羊为主要材料烤制而成,口感自然是不错。
渍和熬则是以酒糟牛羊肉和五香牛肉为材料,制成的美食。而肝膋是将肝脏和白油包裹网油烤制而成,肝脏的香味和网油的鲜美相互融合,可以说是一道独具魅力的美食。
而上述这些美食,味道最好的则是捣珍,它是利用牛、羊、鹿三种不同肉类的里脊制成的美食,在制作时,先将选好的里脊肉用刀去皮筋,再用木槌或其他器物反复敲打,使之成为比肉更劲道,比肉更入味,口感更细腻的美食。
制作“捣珍”虽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但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吸引了不少人去尝试。据史书记载,周天子常常用猎得的野味制作捣珍,分给大臣,可见“捣珍”就是周八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
古八珍作为中国古代宫廷美食的代表之一,到了现代,人们都不知道古八珍的具体内容了,“捣珍”发展到了现代,难道已经绝迹了吗?答案还真的不是这样,“捣珍”不仅没有绝迹,经过厨师们的继承和发现,它就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了,这道菜的代表就是木锤肉丸。
想要制作美味、劲道的木锤肉丸,首先第一点是:原材料必须要新鲜。制作人员要选用优质的猪臀肉,并在杀猪后的半小时内,便将猪肉送达厨房,由技术高超的厨师,举刀将猪肉去除油脂、剔除废料并切成整齐划一的条块状,这是制作木锤肉丸中的重要一步。只有新鲜的猪肉材料,才能制作出美味的肉丸。
木锤肉丸的制作,接下来的第二个要点是:在制作木锤肉丸的制作过程中,已经摒弃了传统的人工木锤,在捣肉的过程中,使用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仿手工捶肉机,制作人员将切好的猪肉放进机器内捶打10-15分钟。在捣肉过程中,机器运作会产生热量,这会影响肉质的品质和口感。为了降低温度,制作者会往肉中添加冰水来降温。在冰水中浸泡过的猪肉更加饱满,肉质也更加细腻。盐的加入则可以起到杀菌和保鲜的作用,让捣肉的口感更加出色。
现代仿手工捶肉机的运用,将捶打的力度和频率掌握的更加准确,其精准的时间把控,让肉丸的质量更加稳定。
木锤肉丸的制作,最后的第三点是:现代的厨师会将肉末混合豆腐或土豆泥,从而提高肉丸口感的韧性和咀嚼性。同时,添加香菇、海鲜或其他蔬菜等食材,使肉丸更加美味可口。
到了烹饪肉丸的阶段,厨师们会将肉丸放入80℃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让肉丸变得爽脆。在烹饪过程中,要掌握好中火慢煮的技巧,不断搅拌,并且保持水温稳定,避免丸子膨胀失去筋道和咀嚼感。
“捣珍”有很多的变种,无论是北方的狮子头,南方的肉丸,还是东南亚的鱼丸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美食的热爱和创新。而木锤肉丸这道美食,更是“捣珍重要的代表菜,但现代人已经不叫他捣珍了,人们喜欢把“肉丸”写成“肉圆”,体现了对“团圆”的向往和重视。
“肉圆”作为一道传统美食,被广泛的流传和传承。例如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等活动中,肉圆也成为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总之,肉圆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人们传承文化,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这个国泰民安的时代里,肉圆这道传统美食,传递着人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极致的美味追求,其背后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引用资料:《华夏美食》作者:李明成出版单位:蓝天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