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宝钗人品好不好,看她如何对待邢岫烟就明

听说过因为觉得小姑子好,所以答应嫁给一个男子吗?

《红楼梦》里的邢岫烟就是这样的:

岫烟心中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薛蝌。

当然了,这也是有个前提的。邢岫烟与薛蝌是在他们两家各自上京投亲时半路上遇到的,书上说是有“一面之遇”。那时不比如今,男女可以自由交流,应该说不熟悉,也不会如黛玉与宝玉初见那样“面善”,但应该有点好感,只不过也是止于有点好感而已,自然更不可能想到会成就姻缘。

直到他们都来到贾府,岫烟在大观园里住下,结识了薛宝钗,情况才开始起变化。

我们以前已经多次介绍过邢岫烟,这位姑娘出身“贫寒”(当然是相对来说),家里连固定的房子都没有,她与妙玉的十年半师半生之缘,就是她家租赁于蟠香寺旁而结下的。

虽说有个姑妈邢夫人,是荣国府的长房太太,偏偏那又是个“愚犟左性”之人,对娘家还不如赵姨娘讲感情,她家这次来京相投基本上也是无奈之举。

而她的父母呢,却又是“酒糟透之人,于女儿分中平常”。就是说,也是只计较现实利益,不看重感情的。

所以,邢岫烟虽然是有了依靠,不再有奔波劳顿之苦,但是日子难称舒心。

虽说跟贾府小姐一样享受每月二两的月例,但其中一两按邢夫人的要求给了她父母;理由是,她与迎春同住,“要使什么,横竖有二姐姐的东西,能着些儿搭着就使了”,言下之意,顺便占点便宜得了;可是迎春外号“二木头”,自己的首饰被下人拿去抵了赌债都管不了,哪里能够照应岫烟?

于是,不管是用迎春的东西,还是使唤那些妈妈丫头,都不顺意;特别是后者,邢岫烟不仅不敢随意使唤,为了少受些白眼、碎语,她每隔三五天就要“拿出钱来给她们打酒买点心吃”,剩下的一两银子等于贡献给了她们。

那她自己怎么办?没办法,在冬天还没有完全过去之时,就急着把棉衣给当了几吊钱做盘缠。

这处境,可真够窘迫了吧?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儿。

万幸的是,偏偏邢岫烟却正如那“白云出岫”,清新自然,在困境中也落落大方。这一方面源于天性,另一方面也是深受妙玉的影响了。

所以当薛宝钗看到这样的邢岫烟,既同情其处境,又欣赏其为人,就与她成了好姐妹。不消说,平日里是少不了要“体贴接济”她的,只是由于邢夫人在,所以很低调,免生“多心闲话”。

要注意,此时宝钗帮助岫烟,可不会是出于什么功利目的,她也不会预想到岫烟会嫁给自己的堂弟薛蝌。

所以,邢岫烟先是亲近薛宝钗,然后亲近薛家人;然后在涉及姻缘之事时,与对薛蝌不错的印象相结合,自然就“如意”了(话说回来,在形式上她与薛蝌如不如意不重要)。

而反过来,似乎也可以说,是薛宝钗先“取中”了邢岫烟。

宝钗对岫烟好,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她的命运:薛姨妈看中了她。

如果没有宝钗与岫烟亲近,我觉得很薛姨妈有可能并不会留意到邢岫烟。

估计岫烟与宝钗走动多,薛姨妈也就见过多次了,对岫烟有了一定的了解。她是个有心人,此生最大的心事就是儿女婚姻了。经她观察,邢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品性又好,又朴素,不是享受惯奢侈的,比较适合薛家这样既有大户门面又日渐走下坡路的实际情况,就想把她变成“自己人”了。

一开始她考虑的是薛蟠,但“因薛蟠素习行止浮奢,又恐糟蹋了人家的女儿”(由此可见薛姨妈也确实是爱惜岫烟,估计邢夫人就不会这样考虑),所以踌躇思虑之后,想起侄子薛蝌未娶,觉得他俩倒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就谋之于凤姐。

凤姐吃不准邢夫人的心意,又向贾母报告;贾母很是乐意,“硬做保山”,要邢夫人同意这门亲事。

邢夫人平常不管,这个时候倒也做起家长来了,觉得“薛家根基不错,且现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加上贾母出面,“将机就计便应了”。

“将机就计”这词用得妙,表明邢夫人是盘算过的,尽管她的盘算常常不靠谱。

这样来看,邢岫烟这位弟媳,是否可以说是宝钗先“取中”的呢?

正式“取中”之前宝钗对岫烟已经很好,将成为“一家人”了,那自然是更不用说了。

而宝钗善于关心人、体贴人的人品,却在这个阶段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

岫烟去当了棉衣那天,她和宝钗都去看黛玉,恰好在半路上相遇了。宝钗就“含笑唤他到跟前,二人“同走至一块石壁后”去说话。

为什么到石壁后去说话,是因为她们现在是介于“姐妹”“姑嫂”之间的关系,被人看到了不好吗?或许有一点,但我觉得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宝钗发现了一个敏感问题需要私问一下。

什么问题呢?就是岫烟大冷天里只穿着夹衣。

当她启问时,岫烟还“低头不答”,于是宝钗猜测是王熙凤没有及时发月银,搞得岫烟都要当衣服换钱了;不料岫烟说的却是前文所述,敢情她的月钱都被父母和迎春的下人们给分了。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宝钗展现了格局。

由于薛宝琴早定的婚事未办等因素制约,造成薛蝌婚事不能马上就办,不能马上离开这里,她让岫烟先“耐些烦儿”,不要太计较,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一方面,索性把余下的一两银子也给了父母,省得他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另一方面,不要再白白地给下人们买东西吃,物质的笼络是换不回尊重的;该使唤还使唤,她们“尖刺让他们去尖刺”,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开就是。

那手里没钱怎么办?不买零食吃,日常生活用品总是需要的啊!没事,宝钗说“只管找我去”,做亲之前关系就好了,不要扭扭捏捏“小家儿女气”。

怕被人说闲话找到靠山了,还没过门就吃上了?宝钗也考虑到了,“打发小丫头悄悄的和我说去就是了”。

眼前不就有一个大问题要解决吗?岫烟当了棉衣,全靠精神意志保暖呢!

宝钗不含糊,让岫烟马上回去让丫头送当票来给她,“我那里悄悄地取出来,晚上再悄悄地送给你去,早晚好穿,不然风扇了事大”。

你看,连用两个“悄悄地”,不要岫烟尴尬。

不过岫烟还是红了一回脸,不因为宝钗这样帮她,而因为她当衣服的名为“恒舒典”的当铺,却正是薛家的“本钱”,被宝钗借当铺伙计的角度笑了句“人没过来,衣裳先过来了”。

当然,宝钗是善意亲昵的取笑,岫烟则是羞怯暖心的脸红。

宝钗上面说的有些话,据她自己说是要回去跟妈妈商量的,但事实上,就是她决定的。

不仅如此,她还以岫烟裙上所系探春送的碧玉珮为例,提醒她探春送她这妆饰,是因为“她见人人皆有,独你一个没有,怕人笑话,故此送你一个,这是她聪明细致之处”。

而同时,“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宝钗自己从头到脚都没有的,但“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咱们如今比不得他们了,总要一色从实守分为主”,该省的要省,如自己一样,不要讲究什么“富丽闲妆”。

这是不是有点像在教训岫烟?宝钗是不是早早端起了架子来了?

别人或许会这样想,岫烟却不会。

她只会从中感受到宝钗对她的关心和体贴。宝钗是把岫烟完全看成自家人才会这样说。

薛家固然不至于像宝钗说的那样连上档次一点的妆饰都用不起了,她只是在强调一种理念,一种“从实守分”的理念;这听起来老派得很,倒像薛姨妈的口气,但放在书中的“末世”设定之中,宝钗之言,可谓珠玑。

也只有完全把岫烟看作了薛家人,加上她对岫烟个性很了解,才会说这样乍一听似乎会让人下不来台的话。比如夏金桂嫁入薛家,宝钗就肯定不会对她说这样的话的。

果然,岫烟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宝钗的提醒。

况且,宝钗也并不是说要岫烟马上摘了探春所送的碧玉珮,因为这是探春的好心,如果不佩戴着,就要令她“疑心”了,“以后知道就是了”。

宝钗的平衡之术一向用得顺溜的,如果并不是每次都那么真诚,那么,肯定不包括这一次。

朋友们,通过这个片段,是不是能感受到薛宝钗善意、真诚、稳重的人品呢?欢迎讨论!#红楼梦杂谈#

《红楼梦》故事精彩纷呈,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看到社会,看到人性,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作者附白:公众同名,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