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小堂妹生活的确无聊啊。就如一首诗写的好。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这首诗是欧阳修到酒家吃完饭后,店主询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用这首诗巧妙地道出了缺少滋味。“无檐”即“无盐”。“无算”即“无蒜”。“无缰”即“无酱”。这番无味道。于是我叫我堂妹来苏州去品品美味。糖粥用四个字来形容苏州糖粥,就是“红云盖雪”。特别美。糖粥的原料是红豆,糯米和粳米,做法非常精细,要将红豆和粥分开烹煮,等红豆熬成了缠绵的豆沙,白米粒粒开花,先将粥盛碗,再浇豆沙,仿佛一朵红雪覆于白雪之上。口感软糯香甜,沁人心脾。小馄饨馄饨或者说类馄饨的吃食,其实全国都有;北方有饺子,广东有云吞,福建有扁食,四川有抄手。但在苏州人心里,饺子皮厚且少汁水,云吞汤头寡淡,抄手里都是红油,怎么都比不上那一碗苏味浓郁的小馄饨。苏式小馄饨“皮薄而不破,肉少而精巧”,重要的是汤水。汤底通常用肉骨头汤或者鸡汤熬制,非常鲜美,在白汤里在撒上些青翠的葱花蒜叶,嫩黄的蛋皮丝,加点紫菜和虾皮,好看又好吃。枫镇大面苏州人爱酒,他们“以酒入馔(zhuan)”的功夫可是享誉大江南北。枫镇大面就是一道有着浓郁酒香的传统苏州佳肴。厨师长制作枫镇大面时,在吊汤环节特别加入了酒糟和螺丝。浇头则是一块焖肉,肉如白雪,焖制时不能放酱油,纯粹靠盐调味。焖肉肥嫩,面汤鲜滑,酒香醇厚,枫镇大面有此三绝,能征服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也就不稀奇了。蟹壳黄蟹壳黄,因其形如蟹壳,色如蟹黄而得名。做法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展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在老苏州茶馆里,咸甜可口。皮酥香脆的蟹壳黄是点单率最高的茶点之一。最正宗的蟹壳黄,入口要又酥又脆,且一与唇齿相接,便层层剥落,真真是口舌生花,有如落英缤纷。前人有诗赞曰:“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堂妹吃完这些后赞不绝口,那就一个好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