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汾酒引力波破解地缸阵之谜

万年前,当人类的“第一把火”从山西点燃后,陶诞生了,接着,酒来到了人间!

如果说,陶是人类的第一次发明创造,是文明的重要标志,具有划时代意义。那么,酒便是陶的智慧孕育。

比起食器、礼器、乐器,以陶作酒,则完全体现出了陶的更高级的“窖育”价值,开启了人工造酒和陶醉文化的先河。

目前,大量历史资料已经显示,-年在山西杏花村发掘出的年前的小口尖底瓮,是陶作酒的最早证据。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一些史学家和古史爱好者研究发现,杏花村汾酒厂的地缸发酵,就是年前小口尖底瓮的变形,是史前陶作酒的活态遗存。

今天,走进杏花村,在汾酒厂的生产车间,依然会看看到蔚为壮观、超级震撼的“地缸阵”,每口地缸深1.2米,直径0.8米,比其他酒厂的窖池小很多。一行行一列列,整齐划一,埋入地下,犹如古战场上的庞大兵阵。

杏花村汾酒为什么采用地缸发酵呢?

众所周知,在中国白酒风格类型中,诞生了清、浓、酱三大主流香型,后又衍生出九个小众其他香。三大主流香型的发酵窖池有很大区别——清香用地缸,浓香用泥窖,酱香用石窖。

然而,历史最怕刨根问底,细究中国酒史,所谓白酒香型,是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才开始出现的,在这之前,是没有香型概念的。

最为有意思的是,如果深入研究白酒工艺史,又会惊奇发现:在三大主流香型中,浓香和酱香又都是从最早的清香工艺中演化分离出来的。或者说,是-年前受汾酒技艺影响才发展起来的。因此,清香一直有“母体香”和“原生香”的称谓。

清香工艺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是母体基因优秀,家世传承久远。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清香的基因不优秀、投入代价不高、孕育教养不科学,是不可能“生”出其他优秀香型的,更不可能有几千年历久弥香的生命力。

这是清香汾酒最了不起、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新世纪以来,随着清香工艺的研究深入,很多业内外人士发现了清香汾酒“地缸发酵”的特殊意义,催生了很多有趣的说法。如:

有人把地缸发酵和泥窖石窖发酵比喻为“盆里和面”和“地上和面”;有人把地缸发酵形容为“子宫怀胎”,百般呵护,精心养护;有人把地缸的定期除旧换新比喻为“健康体检发酵法”等等。

后来,更有酿酒师总结出了地缸发酵的“一优两高两操作”口诀,业界为之一振。

一优:地缸基因天生优秀。

清香汾酒选用地缸(陶缸)发酵,而不是泥窖、石窖,这是几千年来优胜劣汰的结果,是中国酿造器具的未来发展方向。

陶介于土和石之间,经过了火的淬炼,比泥更坚强,比石更通透,对外界杂菌的影响,陶该拒绝的拒绝,该吸纳的吸纳,自我甄选,灵通圆融,基因性格更为优秀。

跟踪检测发现:高质量的陶制地缸,会阻挡不必要的外部土壤杂菌和有害细菌对酒醅的浸入,避免交叉感染,最本真反映出粮食发酵的香味,酒醅更清洁、干净、卫生,健康环保;同时,还会中和优化内部刺激性的细菌,祛杂成醇,理化反应,完成最佳状态的生物发酵。

另外,陶制地缸有导温作用。发酵前期,能保持酒醅的温度上升,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和代谢;发酵后期,利于醅温降低并保持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后期香味成分的生成。同时,在不同的季节,也起到了限制酒醅升温过快,升酸过量,使其达到微妙的平衡。这都是地缸与生俱来的陶融基因所决定的。

两高:体检换缸成本高昂,保洁护缸极致高标。

与业界流传的“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恰恰相反,清香汾酒对地缸发酵的要求是除旧换新,忌使用陈年老缸和破缸,定期更换,千方百计减少土壤杂菌对酒醅的侵蚀。

只有新地缸才能保证最纯正的清香风味,才有生命力。这种旧缸淘汰制被誉为中国白酒“健康体检发酵法”。

这个工程相当浩大,投入的人力财力非常高,让绝大部分酒厂不敢奢求,直呼用不起!

除了对地缸的“体质”严格体检外,对地缸的养护更是高标准、严要求——“洗五遍澡,杀一遍毒”。

地缸一定要洁净、清爽,投料前首先用清水洗净地缸,必须完成五遍,然后,用一定浓度的开水泡的花椒水再冲洗杀菌一次,去除异味,闻之有清新之味。这些严格的养护工艺,是为了完全达到汾酒“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要求。

两操作:人工投料层层匀铺,两次发酵丢糟保质。

汾酒的地缸发酵,必须采用传统的人工投料,层层匀铺,细腻求精,让料呼吸均匀,避免了机器投料的猛、狠、硬的缺点,以及容易结块的毛病。

地缸发酵遵循“两次发酵”原则。第一次为纯粮发酵,第二次为加入辅料,然后丢掉酒糟。如果发酵次数超过两次,邪杂味就会增加,流出的酒质就会变味。两次发酵是清香汾酒的独创工艺,目的是使用生命力最旺盛、营养最高的酒醅,保证原酒的绝对高品质,这与其他酒种发酵三次以上的操作根本不同。汾酒是只用最好的,绝不将就。

业界有术语“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在地缸发酵工艺上,汾酒始终坚守“一优两高两操作”,才有了今天酒体风格上的清香、纯正、爽净。

目前,这套“地缸技艺”经过千百年的探索总结、创新升级,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成熟、严谨的发酵体系。但也因为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娇贵高标,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

基于此,很多人把汾酒精致的“地缸阵”称为“小灶技艺”和“贵族酵法”。

(待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4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