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古道多佳酿”,地处川黔地区中国白酒中心地带的泸州老窖将中华酒文化的珍贵瑰宝传承发扬,生生不息。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年),持续使用至今的国宝窖池群和从元代传承至今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术”共同构成了泸州老窖的“活态双国宝”,形成了国家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当日,以“秉活态传承续名酒新篇”为主题的泸州老窖·国窖封藏大典在泸州举行。
有声音
匠人绝活让时光浓香四溢
千年老窖万年糟,经过蒸馏后的酒糟,在一场时光之旅中开启了生命的升华。在泸州老窖,匠人们练就了一门绝活,一瓢水洒去,师傅当即辨别水温是否恰到好处,为将要迎来的摊晾做足了准备。冬天摊厚,夏日摊薄,酒糟随四季变化,酒曲,正是泸州老窖技艺传承的秘方之一。
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评出了全国四大名白酒,其中,泸州老窖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白酒之一。
此后,第二至五届全国评酒会上,泸州老窖都入选,成为唯一蝉联历届“国家名酒”称号的浓香型白酒。
梅瓣碎粮、打梗摊晾、回马上甑、看花摘酒、手捻酒液、听音辨温……数百年来,方寸间,变的是人手,不变的是技艺。
红粮与甘泉,在年的窖池群里,经匠人之手,化成醇香美酒。绝活传承着中国非遗的阅历,创造着舌尖上的稀世品味。
酿酒匠人的潜心修为,无关岁月流转。这些传承数百年的技艺,唯有用心、用情,方能在历史的更迭中薪火相传。
有生命
揭秘好酒的“品质密码”
“窖龄老,酒才好”“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龄老”是行业的共识,老窖出好酒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在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许正宏看来,“泥窖发酵是浓香型白酒生香的关键。泥窖窖龄越老,窖泥中参与发酵生香的微生物越多,酿出的酒越浓香。”
忙碌的泥窖内,微生物也在悄悄干活
“我们从大量不同年代窖池的窖泥中,检测出多种的细菌,且分布非常广。通过研究30年、60年、90年不同窖龄的窖池发现,窖池窖泥中的古菌分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有益的菌群随着窖池使用年代的增长占比越来越多。”许正宏解释说,对比新窖池和老窖池的窖泥,可以发现在新窖中的微生物呈现出散乱无序的状态。随着窖池持续不断的使用,老窖池的窖泥中的微生物逐渐变得非常有序,并可以“分工合作、协同产香”,进而赋能好酒的酿造。
研究表明,泥窖池内网罗了来自原料、大曲、窖泥和环境的微生物,形成了高度复杂多样的酿造微生物集群,它们的“通力协作”造就了泸型酒浓郁醇厚的独特风格特点。通过系统研究酿造环境内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专家团队科学解读出了泸型酒泥窖酿造工艺蕴含的丰富科技内涵。
有传承
用时间和责任向社会交出答卷
非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泸州老窖在业内打造了一批具有前瞻性、示范性意义的品牌文化IP,泸州老窖·国窖封藏大典即是其中之一。”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表示,自封藏大典举办以来,将传统酒礼酒俗中的祭祀先贤、拜师传承、封藏春酒等礼制提炼并规范形成文化范式,坚持年复一年做深、做实、做到极致,不断对外传递泸州老窖对文化、生命、历史本源的尊重。
借“国风”热流,让非遗文化“燃起来”。非遗文化在历经岁月沧桑和时代变迁依然保持着茁壮的生命力和不断迸发的活力,吸引着国内外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