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螳螂生,鹃始鸣,万物进入蓬勃生长的状态,大国酱乡酿酒人也迎来了工艺中,第四次取酒和准备制曲的重要环节。“山间割麦争夏时,车间取酒备曲忙”,为能高质高量地进行“黄金轮次”取酒,大家一刻也不肯歇。
酿酒匠人,一生只为酱香醇
在大国酱乡的生产车间里,酿酒师傅正热火朝天地通过竹篼,把酒醅送上酒甑。为了让高粱粒之间的缝隙达到一定比例,使酒醅最大程度地自由呼吸,每个酿酒人都得执掌要诀:快——动作要迅速;薄——少量多次地将酒糟一层层轻铺;匀——上甑似太极,力气要均匀;准——哪里有酒蒸汽就铺哪里!第四轮次酒是酱酒产量最多的一个轮次,占单次投粮总产量的20-30%;而掌握要领的师傅“斤两必争”,成为高产与否的关键因素。
大国酱乡酿酒师傅在上甑
上满甑,盖甑盖,等待酒液馏出。在这个环节,大国酱乡往往会安排十年以上经验的师傅“看花摘酒”,以“酒花”断酒度、判酒质,最终出酒的酒精含量误差缩小到零点几度范围内,为下一步精细地分级定等、分类储存奠定基础。
这些与微生物打交道的工作,磨练出酿酒人的技艺精髓,至今仍无法用机械代替。车间师傅们,工龄几乎都超过10年甚至20年,比起“匠人”,专注酿酒的他们更爱自称“手艺人”,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投粮、蒸煮、摊晾等操作,工序要点早已变成了身体记忆,温存在大国酱乡酒的醇香中。
“酱”心比心,邀请匠人话传承
杯酒温度,即纯人工酿造的掌心温度。始源千年的酱香古法酿造,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因工艺的特殊性得到不断完善,成为白酒专家口中“人类将微生物应用于酿造领域的典范”。年,酱香酒酿造技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国酱乡及各位酱酒同袍与有荣焉,承载行业荣光为更多酱友献上感怀之作。
在现代机械化浪潮中,有的传统手工艺能如酱香酒得到完善与发扬,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中华技艺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如承载牧人武将雄心壮志的传统弓箭,目前只剩下一家北京老字号在维持经营;北宋黄金时代的“锔瓷”技艺,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清明上河图》画上相识;精细到发丝的“燕京八绝”花丝镶嵌,忧愁于传承人门可罗雀。
绵绵历史的奋斗与智慧,寄托在传承千年的手工艺中,得发展,得传承。大国酱乡酿酒人深有体会,“择一事,终一生”的匠艺传承之路,常常是漫长的;也更感于传承人为救濒危的古老技艺,竭力融入流行文化的努力。因此,大国酱乡“酱”心比心,发起“寻找99个中华匠艺传承人”的活动,邀请技艺人参与分享有关匠艺传承的故事,并一起弘扬与传播。通过配合国家扶持传统手工技艺发展、培养民间手艺后继人才的号召,大国酱乡希望贡献己力,让失落的中华文化遗产再次发光!
品味酱香,中华遗产共发光
华夏文明闪耀上下五千年,以匠心铺就传承道路。不论各位是“看花摘酒”的酿酒师,还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苏绣传承人,抑或沉淀有几十年打铁童子功的铜雕大师……大国酱乡都欢迎传承人前来分享自己与中华匠艺相关的故事,可以根据如下步骤参与:
步骤一:编辑“姓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