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白酒文化的“活文物”,这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这是成都水井街上的水井坊博物馆。
也许你很难想象,在成都这样的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中心,居然会有如此浓郁、如此醇美的酒香在城市上空弥漫,袅袅绕绕,钻入你的鼻孔。
这就是成都,一座诗与酒交融的城市,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当你走过繁华都市旁水井街的古老街巷,你能如此真切地触碰到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水井坊博物馆,一探究竟。
中国白酒的无字史书
这是一座遗址博物馆,发掘出土的水井街酒坊遗址距今已多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这也是一座“活”的博物馆,博物馆中穿越元、明、清三代的川酒老烧坊至今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外流淌出甘冽醇香的优质白酒,其传统工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还是一座体验式的博物馆,声光画影多媒体的运用,以及零距离感官体验,让博物馆不再冷冰冰的矗立在参观者的视线之外。
这是一个浓缩了中国浓香型白酒数百年酿造史的发源地,再现了蜀人传统酿造技艺之于繁华集镇街肆的熙攘旧貌。
据了解,水井坊博物馆因一座古代酿酒作坊——水井街酒坊而得名。
如果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个作坊还默默无闻的沉睡于地下,那随着不久后的一场重要的考古发掘,便使它惊艳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年8月,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在对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水井街的生产车间进行旧厂房改造时,偶然发现了这个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酿酒遗迹,后经文物部门的专业考古发掘与科学论证,确认了它中国最早白酒酒坊遗址的身份。所发掘出的遗址中晾堂、酒窖、炉灶、灰坑、路基、木柱、蒸馏器基座等遗迹历历在目,历经元、明、清三代六百余年从未间断生产。
历史如此悠久、保存如此完整、修建如此精湛的古代酿酒作坊一经面世,立刻在当时的考古界、史学界和白酒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国家文物局认定这是我国发现的古代酿酒和酒肆的唯一实例,填补了我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其史学价值可与“秦始皇兵马俑”相媲美,是中国白酒业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
年,水井坊遗址被认定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年,水井坊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又被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
据水井坊负责人介绍,筹建水井坊博物馆,仅前期遗址的保护规划工作就做了两年多。
基于对水井街酒坊遗址这一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遗产长期、有效地保护,同时可持续地保护并传承传统酿酒技艺的目的,经过几年时间的规划和筹备,年才正式启动了包括遗址建筑维修和现场生产作坊重建在内的水井坊博物馆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在遗址上修建博物馆的相关审批手续就显得格外的严格和谨慎,“从保护到规划,从建筑到展陈,从设计到用料,每一个方案,每一次重要改动都必须报国家文物部门批准。”
经过几年的建设周期,年3月25日,随着水井坊博物馆“活文物”体验盛典仪式的启幕,成都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酒类文化博物馆——水井坊博物馆正式亮相了。
建成后的水井坊博物馆占地18.5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馆、非物遗产演示场所、酒文化体验馆、优质名酒原产地四位于一体,集中保护和展示国家重点文物水井坊遗址原貌,再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展现水井坊特色的酒文化体验的主题性博物馆。
馆内分为主展区和附展区,主展区为水井坊专题文化,附展区设国际多元酒文化专题。水井坊主展区又分为三大板块:水井街酒坊遗址的保护性展示、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展示,以及水井坊酒文化体验中心。
国际展区则展示出了包括伏特加、威士忌、金酒等在内的国际五大蒸馏酒,进一步丰富人们的酒文化知识。
博物馆内仍在酿酒
在观看并感受了水井坊博物馆后,著名当代诗人流沙河曾这样评价:“多年来不间断酿造的水井坊为中国蒸馏白酒‘始于元代’的说法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沉淀了中国悠久的白酒酿造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有极高使用价值的‘活文物’。”随着水井坊博物馆的落成,水井坊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得以鲜活地呈现。
让原址生产与展陈体验紧密贴切的自然融合,这是水井坊博物馆最大的亮点。在博物馆的酒坊遗址区和传统工艺展示区内,包括曲酒生产车间、粮食密封发酵场所、明清窖池、古酿酒工具复原等在内的白酒古法生产流水线依然还在鲜活的运转着,湿漉温润的老窖池、四溢的酒糟香气、穿梭忙碌的酿造师傅,让置身其中的参观者无不有一种时空倒转的穿越感。
“这里原本就是我们的白酒生产车间,直到今天也仍然是水井坊白酒的生产基地之一,每年还要承担一定量的生产任务。”水井坊的负责人介绍,在博物馆中展示某种技艺的生产制作场景并不鲜见,尤其在酒类行业,但往往会因为场地、设计等因素的限制,作为独立展陈部分是与博物馆分开的,而像水井坊博物馆这样,将始终处于生产状态的生产线作为最大的展品与博物馆参观展线成功融为一体的,在国内同类博物馆中尚属第一家。
古为今用,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其延续年的生产工艺与创新精神依然还在创造着价值,说它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点也不夸张。
不仅如此,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设计中,也融入了不少活态的理念。对建筑风格的把握,采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设计方案,保持了原有传统车间工业建筑的特点,例如对屋顶大跨度“狮子口”这一功能性设计的保留,复原了当时的建筑环境对工艺的影响因素,同时融入四川乡土民居的建筑元素,丰富了在参观动线上的视觉体验。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则大量使用独创的环保再生砖,与文物的属性相和谐,使得整个博物馆建筑呈现出本真、雅致、人性、亲和的个性化风格。
此外,大量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也让博物馆的展线变化显得层次丰富,逻辑性强,活跃而不沉闷。“参观动线设计对空间的利用非常到位,几乎每隔50到米都会有变化,能不断的带来视觉上的惊喜。”和一般博物馆所呈现出的单一静态的距离感相比,这里更像是一个“不是博物馆的博物馆”。
成都城市文化名片
九眼桥旁,锦江河畔,罕见的古今一脉的繁华街肆,绝对城市中心的地理位置,让水井坊博物馆又多了一张“城市名片”的头衔。
经过这里的每一位外地游客,包括本地的不少市民,每每经过水井坊博物馆大门,都忍不住进门去看看酿酒,并端上一杯陈年老酒,细细品味,感受一场历史的穿越。
一方水土,成就一番风物,正是温润而又独特的成都平原的自然环境,才孕育出水井坊酒的醇香浓郁,年来一直恪守原产地域酿造的老酒坊,也不可替代的承载上这座城市全部的市井文化与风土人情。
而水井坊博物馆从规划设计之初就已然触碰到了这根历史文化的传承命脉。博物馆的打造,已经前瞻性的融入到了整个水井坊历史街区的规划中,这里将以水井坊博物馆为中心,成为全新的城市地标与成都旅游文化集散地,成为成都一个重要的文化窗口。
附:
成都历史沿革
成都简称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创造了灿烂的先蜀文化。
距今三四千年前,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
成都金沙遗址、羊子山土台、十二桥的“干栏”式房屋遗址、商业街船棺遗址的考古发现,证明成都市区自商代晚期以来一直是古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
公元前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县治在赤里街),作为蜀郡的治所。
公元前年,秦王接受张仪的建议,命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成都城,东为大城,郡治,西为少城,县治,故成都又有“少城”之称。
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成都属蜀郡,辖十二县。汉承秦制,成都仍为蜀郡的治所。
汉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年)时,以巴蜀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成都成为益州刺史的治所。
汉武帝时改筑成都城池,在原少城基础上筑南小城,与之相对的蜀王城则称为北小城,加上锦官城,三城连接成大城,称为“新城”。
西汉后期,成都人口已增至7.6万户,成为仅次于长安的中国第二大城市。
三国鼎立时,刘备统一巴蜀,建都于成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在公元-年间,隋蜀王杨秀沿着旧城,重筑成都城,周围四十里。这次筑城取土中,成摩诃池。
进入唐代(公元—年),唐先后置成都为州、郡、府。
唐明皇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蜀县改称华阳县,成都也改称“南京”,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即天下城市,扬州第一,成都第二。
其后,前蜀的王建、王衍父子和后蜀的孟知祥、孟昶父子割据于成都。孟昶命人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成都被称之为芙蓉城,即今成都简称“蓉城”的来由。
宋代(公元—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成都为益州路治所。
元朝初年,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省,治所先在重庆,不久移到成都。
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王府建在成都。
崇祯十七年(公元年),张献忠部队进入成都,改国号为“大西”,成都也改称“西京”。
随后清军攻入四川,清顺治三年(年),成都全城焚毁于战火之中。
从康熙初年起,大量移民进入四川,经济开始回升,成都也随之逐渐恢复生气。
经过康熙、乾隆年间的两次重建和扩建,一座宏伟的成都新城又屹立在两江环抱的旧城址之上。
成都市的正式建置是在年。年起成为四川省省会。
成都渊源流长的酒文化
蜀酒文化源远流长。成都平原的新津宝墩、郫县古城、都江堰芒城等史前时期古城遗址,出土有陶尊、簋、罐等制作精美的陶质酒具,这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蜀酒文化实物遗存。
晋代常壉《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说“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表明战国时期蜀地已生产名为醴的美酒。
广汉三星堆遗址、彭县青铜器窖藏、新都战国木椁墓等遗址还出土了大量尊、罍等地方色彩浓郁的商周时期青铜酒具,更是同时期蜀酒文化的实物证据。如果说先秦时期蜀酒文化的主题是为“国之大事,惟祀与戎”而服务,那么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蜀酒文化则主要以市井之间的世俗文化为表现形式。
成都地区发现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上有不少酿酒、卖酒内容的图案,凤凰山西汉木椁墓还出土了两件表面写有“甘酒”字样的陶罐。据文献记载,这个时期的名酒有“酴醚酒”、“清醥酒”、“郫筒酒”、“甘酒”等品种,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才子佳人,当垆卖酒”的故事千古流传,当时人称“朝酤成都酒,暝数河间钱”,“成都酒”享誉全国。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蜀酒文化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阶段,蜀地佳酿成为进献朝廷的贡品,宋代成都酒业课税数目更是位居全国之冠。“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诗人们饱含激情的浓墨蘸写,是对蜀酒文化高度发达的形象写照。
水井街酒坊遗址,是成都渊源流长的酒文化的一个见证,也是四川白酒文化的一个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