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录卷七
囦默真人
立仁的《耳食录译著》囦默真人姓徐,金溪菖蒲塘人。妇女小孩都能讲出他的故事。以前曾经看过他家的传记,还能记住大概内容,现根据记忆整理如下。
真人将要出生的前一天夜里,满室异香。母亲梦见有八个人来到他家,类似传说的八仙样子,他们互相推拥着走进堂屋,最后有一个跛足人被他们推进卧室内,正是李铁拐。醒来就生下了真人,新生儿相貌奇丑。长到几岁还非常愚鲁,因此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十三、四岁,才会说话。
那年赶上大旱,父亲让他去田里车水灌苗,他却高卧树下,整天都不醒。有人看见后告诉了他父亲,父亲大怒,准备狠狠揍他。真人说:“父亲不就是要灌苗吗,那苗已经灌过了,还要怎样?”父亲到田间一看,田畦里水已经满满的。原来是他扎的草人,放在水车上,水车就自行运转车水。从此父亲才知道儿子不是平凡的人。
有一年正月十五夜晚,真人与几位兄弟聊天,忽然打起了瞌睡。醒后,则称赞道:“苏州的灯戏真好。”众人笑他说:“你梦游吧?”真人说:“即便真去也不难!”众人请求一起去试试。真人说:“要去的话必须按我说的做。”于是扛起一把伞,让兄弟们闭上眼睛,坐在伞上,共三人。真人告戒他们说:“千万不可睁开眼睛,一睁眼就会掉下去了。”其堂兄素来心眼儿多,真人特地在他的左手心画了一枚铜钱,说:“喊一声钱就会出来。”这才启程。
三人坐在伞上,如同坐在家里的桌椅上,一点也不摇晃,只听见耳畔风声呼呼,像是有百万大军急行冲关,呼呼轰轰,如巨浪洪涛汹涌澎湃。不一会儿就到了,真人告诉他们可以睁眼了。果然见到鲸鳞雁足,绮树缯楼,辉煌烂漫,绵延十余里。妙女踏歌,游人如蚁,语言嘈杂,都是吴地口音。真人说:“扬州、天津两个地方,盛况也不比这里差。应该都看一看。”也先后带他们去了。两地风景不同,语音各异,一样地赏心悦目,使人流连忘返。
此时天也快亮了,真人笑着说:“可以回家了。”又让他们闭上眼睛,像来时那样坐在伞上。那位心眼儿多的堂兄中途暗想:此刻肯定已经腾空,试着睁开眼睛往下看看,却已经掉在地上了。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才发觉自己坐在广信的一户居民家的茅屋上,只得攀援而下。正打算讨点吃的,忽然想起真人在他手心上画有钱,按真人教的办法,每喊一声“钱”,就能得到一枚用来买食物,总算不用挨饿。五天后才回到家,而手心画的钱就消失了。后来有人从苏、扬回到这里,兄弟们向他们追问那边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见果然不差。从此兄弟们各自都认为真人不同凡响。
又,真人曾经在邻县游历时,堂而皇之地在所居住客栈门上大书:“出卖风云雷雨。”见到的人很吃惊。当时正值春夏之交的五月,几个县普遍大旱。太守听说他能“卖雨”就派人召见他,真人说:“野人怎可召见?”竟然没去。使者回报,太守怒道:“妖人惑众,你敢!”要下令抓捕他。有人劝太守姑且亲自前往见他,等他买雨无效时,再治他的罪。太守同意了,亲自前往客栈见他。真人让在郊外设坛,所有官吏斋戒三天,三天后午时之初当有雨来。太守回衙,遵照真人的嘱咐,禁止一切屠宰活动。
三天后的早晨,真人没有来到祭坛。便派两个小吏到他住的地方去看看,真人竟然不知道上哪里去了。到处寻找,在东门的酒肆找到了他,他却在那里烧刀子白酒一壶,狗肉一盆,吃喝将尽了。小吏呵斥道:“野道人自己如此不讲究,却让官长们斋戒!定当向官府告你,严惩你的罪行。”真人将两只狗耳朵分别送给二吏吃,求他们保密。三人来到祭坛,小吏将真实情况禀告太守,太守大怒。真人说:“这难道伤害了什么吗?”就张口吐出一只狗,那狗缺了两只耳朵,太守问耳朵哪去了,真人说:“他们二人吃掉了。”太守于是命人杖责二吏。
将近午时,真人命官吏们跪在坛下,规定说:“雨来了也不准起来。”又取来一片瓦,盖在本县县令头上,然后举袖登坛。此时赤日当天,晴空万里。真人向东一吹气,则黑云一片起于东方。又向西、南、北三方吹气,黑云随之而起。须臾间四合弥天,雷电交作,大雨如集箭,从午时直到未时,甘霖三尺。真人拍掌高唱,坛上的声音高过雷声。官吏们长跪在泥泞中,俯伏不敢起,一动则雷声震脚。县令因被一片瓦盖住,周身方丈之内,雨竟然淋不到。因为诸多官吏贪婪刻薄,唯独县令廉明,所以真人才用瓦片相庇护。这时众人欢呼“雨足”,真人举袖一挥,则滂沱大雨顿时止息,太阳跃出,天空无一丝云彩。真人走下祭坛道别,衣冠潇洒,滴水未沾。
太守非常敬服其神术,要用金币酬谢,并设酒招待他。真人说:“风云雷雨,不能计价。”掉臂就走,追都追不上。
又,真人曾来到金陵住在一个书肆里。街市中有一人从门前经过,真人对他拱拱手说:“公来这里贵干?”那人说:“来散布红盐。”真人说:“我住的这个地方还请庇护。”那人承诺而去。听见他们说这些话的人问什么意思,真人低声说道:“这人是荧惑星。金陵要发生大火灾了!这栋房子倒是没事。”结果万家化为焦土,惟独书肆安然无恙。
真人的姨母很穷,以卖酒为生。素来疼爱真人,真人很感激她。姨母家有口水井,真人投下去七粒米,让姨母去打水,打上来的却是酒。卖了三个月,获钱数百贯。真人问她:“获利了吗?”姨母说:“好到是好了,只可惜没有酒糟喂猪而已。”真人叹道:“白水为酒,还嫌无糟,过分了,人心真是贪得无厌!”又投下去七粒米,井水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人们因其种种奇幻的事迹,都知他是仙人,多用“仙”来称呼。真人始终强调自己不过是一名术士以免张扬,平时居家孝敬父母,娶妻生子,协调邻里关系,和平常人并无不同之处,故此人们最终也没能正式称其为仙。
一日无疾而终,家人将其殡葬了。有友人从成都回来,到他家来拜访他,听说已死,恍然大悟地说:“他一定是真仙!前天我们在成都街市上见面,他对我说:“你老娘寿期已到,为什么还不快回去?”我认为这么遥远赶得及吗,他却笑道:“如果真打算回去,我已经雇好了船等着你。只管走,保证误不了。”我也早就知道他的神术,痛快地答应了。黄昏时解缆,到天亮已抵达文昌桥下了。不挂帆,不划桨,舟过万重山,简直像坐在天上,一点水中行船的感觉都没有。登岸后才与他分别,现在是来道谢的。他神妙如此,又怎么会死啊!”家人急忙将他的坟墓打开,果然是一副空棺而己。
后来真人在武夷山蜕化成仙。留下来的形骸(译者注:道家认为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散去成仙,留下凡胎俗骨称为尸解,也叫“蜕”。)常常被放牛娃们戏弄,忽然一天被大风将蜕摄了去。
幼年时在山中放牛,偶然将鸡蛋扔在岩石上,黄白相间,过了很久痕迹仍然清晰,敲凿都不能消除。又曾与诸仙斗法游戏,有的用网兜兜风,有的用竹篮盛水,有的用纸包火,真人则以茅草棒挑石头,这些遗迹仍然保留在金溪县蒲塘村一带。明武宗召使其求雨,每次总能符合旨意,被册封为真人。而他本人自称为囦默道人。
如今蒲塘村还有神仙楼,祷祀不绝,那就是真人的故宅。真人曾遗留有一道求雨牌,族人当成宝贝。遇旱拿出来求雨,没有不立即应验的。后被邻村的郭氏借去偷换了,就不再灵验。当郭氏拿出真牌求雨时,风雷之中,牌也不见了。
附原著以供对照:
囦默真人姓徐氏,金溪菖蒲塘人。妇人孺子能道之。曩阅其家传,粗记其略,追录于此。
真人将生之前夕,异香满室。母梦八人造其堂,类所传八仙状,互相推拥,最后推一跛足者入卧内,盖李铁拐也。既寤而真人生,貌奇丑。数岁颇愚鲁,以是失爱于父母。年十三四,始能言。
值大旱,父命灌苗田间,则高卧树下,竟日不醒。见者以告,父怒,将挞之。真人曰:“父欲灌苗,则苗已灌矣,复何求?”往视,则水已盈畦。盖结草为人,置水车上,车自运转以致水也。于是父始知其异。
正月十五夜,与诸昆弟坐谈,忽假寐。既醒,则称曰:“苏州灯戏颇佳。”众嗤之曰:“汝梦游耶?”真人曰:“即真去亦何难!”众试求与俱。真人曰:“欲去则当如吾教。”乃肩一伞,令昆弟闭其目,坐于上,共三人。戒之曰:“慎勿开目,开则堕矣。”其从兄素黠,真人于其左掌画一钱,曰:“呵之则钱出。”遂启行。
三人坐伞上,如坐椅棹,略不摇撼,但闻耳畔风声呼呼,如百万金甲,衔枚赴关,巨浪洪涛汹涌而澎湃也。俄顷已至,便令开目。果见鲸鳞雁足,绮树缯楼,辉煌烂漫十馀里。妙女踏歌,游人如蚁,语言嘈杂,皆作吴音。真人曰:“扬州天津二处,亦不减此盛。宜并观之。”亦次第携之而至。风景不同,语音亦异,赏心悦目。使人忘返。
时夜漏将残,真人笑曰:“可以归矣。”复令闭目,坐伞上如前。从兄中途私计:必腾空也。试开目下视,则已堕地矣。宛转至晓,乃在广信人家茅屋上,扳缘而下。将乞食,忽记掌中画有钱,如真人教,每呵之,辄得一钱以市食,得不饥。五日至家,而画钱乃灭。后有人自苏、扬返者,叩其所见,果不谬也。于是昆弟各异之。
又尝游邻郡,大署居停之门曰:“出卖风云雷雨。”见者骇焉。时五月之交,数郡旱甚。太守闻而召之,真人曰:“野人安可召?”竟不往。使者反报,守怒曰:“妖人惑众,犹敢尔!”欲捕之。或劝守姑就之,买雨不效,乃治之。守诺,往见焉。真人命结坛郊外,官吏斋戒,后三日午初当致雨。守归,遵其言,禁内外屠宰。
其日辰牌,真人不至。使二胥视诸其旅,竟不知所往。遍索之,得于东门之酒肆,则烧刀一壶,犬一器,饮啖将尽矣。胥诃曰:“野道不洁如此,乃使官长斋戒耶!当呜于官,惩尔罪状。”真人以犬耳二枚啖二胥,求秘之。既至,胥以告,守怒甚。真人曰:“是何伤哉?”乃张口吐出一犬,缺其两耳,守问耳安在,真人曰:“二胥食之矣。”守乃笞二胥。
将午,真人命官吏拜坛下,戒之曰:“雨至亦勿起。”复取片瓦,覆县令之顶,然后扬袂登坛。时赤日当天,晴空万里。真人向东而嘘,则黑云一片起于东。复向西、南、北三方嘘之,云皆随其嘘而起。须臾四合弥天,雷电交作,雨集如矢,自午迄未,甘霖三尺矣。真人拍掌高歌,坛上声乃高于雷。官吏长跪泥泞中,俯伏不敢起,起则雷声震足下。县令以片瓦之覆,周身方丈,雨竟不及焉。盖诸吏多贪刻,惟县令廉明,故真人以瓦相庇也。已而众欢呼“雨足”,真人举袖一挥,则滂沱顿止,阳乌跃出,更无纤云。下坛作别,衣冠洒然,略不沾濡。
守大服其神,将酬以金币,饮以酒。真人曰:“风云雷雨,不须价也。”掉臂径行,追之莫及。
又尝客金陵书肆。市中一人过其前,真人拱之曰:“公何来?”其人曰:“来散布红盐。”真人曰:“吾所居乞相庇。”其人诺而去。闻者询其说,真人私语曰:“此荧惑星也。金陵火矣!此宅当无恙。”已而万家焦土,惟书肆岿然。
真人从母贫,以卖酒为生。素爱真人,真人感之。家有井,投以米七粒,令汲之,则酒也。卖之三月,得钱数百千。真人问曰:“获利否?”从母曰:“善则善矣,惜无槽滓以饲豚耳。”真人叹曰:“白水为酒,犹憾无糟,甚矣,人心之无厌也!”复投米七粒,而井水如故。
人以其种种奇幻,咸知其为仙,多以“仙”呼之。真人终托术士以自晦,平居孝父母,畜妻子,和协乡里,不失乎人道之常,故人卒莫得以仙名之也。
一日无疾而死,家人殡而葬之矣。适有友人自成都返者,造其家访之,闻已死,恍然曰:“彼殆真仙矣!前日晤我成都市,谓我曰:“尊慈寿期已近,曷不归?”吾以为道远莫及,则笑曰:“果欲归,已买舟候君。但去,保无误。”吾素闻其术,慨从之。黄昏解缆,比天晓,已达文昌桥下矣。不挂席,不鼓棹,舟过万重山,直如天上坐,不谓从水中行也。登岸相别,今来致谢耳。夫神妙若此,而岂其死哉!”急发其墓,果空棺而己。
后蜕化于武夷山。牧童每出其蜕戏弄之,忽大风摄蜕而去。
幼时牧牛山中,偶以鸡卵掷石上,黄白相间,历久弥鲜,凿之不能去。又尝与诸仙试法游戏,或以网兜风,或以篮盛水,或以纸包火,真人以茅担石,其迹犹在焉。武宗召使求雨,辄称旨,封为真人。自称囦默道人云。
今其村有神仙楼,祷祀不绝,其故宅也。尝遗一求雨牌,族人宝之。遇旱而祷,无不立应。后为邻村郭氏借而易之,遂不应。郭氏出真牌祷雨,风雷之中,牌亦不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