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www.bdfzkyy.com/导语:黎族人热爱生活。节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动,都要摆席设宴饮酒。平时迎宾会客也以饮酒为情礼,敬酒对歌常通宵达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黎族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海南岛孤悬海外,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孕育着黎族自己璀璨而又独特的文化。酒类文化便是其中的一种。 黎族的酿酒技艺由来已久,且酒类繁多,其中有荔枝酒、甘蔗酒、椰子酒、地瓜酒等,在众多的黎族人自酿酒类中,深受众人喜爱的当属闻名遐迩的黎家山兰酒。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酒叫地藏酒,黎语叫“biang扣”,意思是埋在地下的酒,地藏酒正是使用山兰酒进行埋藏。只要是稍上了年纪的黎族老人,相信他们对地藏酒一定不会陌生,但年轻的黎族后生或许很少听说,甚至压根儿就不知地藏酒为何物。 深埋的地藏酒颜色变幻莫测,不同的酒龄,地藏酒的色泽不尽相同,在长期的藏酿过程中,地藏酒逐渐由成熟走向衰败,随着藏酿时间的推移,坛中酒液的颜色逐渐由最初的浅黄变为绛红色、棕褐色,2至5年后则完全变为棕黑色。黎族地藏酒与众所周知的法国白兰地酒的藏酿过程有几分相似,所不同的是白兰地需要封装在橡木桶里进行长达数十年的藏酿;而黎族的地藏酒则密封在用普通陶瓷制成的酒坛里,并深埋地底,一般历经数年之久,便可浑然天成,酿成这种绝世的地藏酒。正宗的地藏酒颜色呈棕黑色,口感醇香清甜,微苦带酸,酒性十分浓烈。由于藏酿时间过长,地藏酒的品质也因此而大打折扣,基本上失去了山兰酒原有的柔顺醇和及甜腻的口感,完全变成了另类的酒液。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表示,地藏酒不敢多喝,多喝了担心会引发疾病,但究其原因,却无人能说出个一二来。关于地藏酒的由来,在黎族民间曾经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古时候有黎族的老人为了留给自己百年之后“绕塞”(黎语音译,意为办丧孝事)之用;据说进入垂暮之年的老人喜欢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特为自己酿上一大坛山兰酒进行深埋藏酿,等自己百年之后由家人取出,专供前来吊丧的人们食用。 地藏酒在埋藏之前要进行严密的封装,以防止虫沙等异物进入;黎族民间的通常做法是,取来新鲜芭蕉叶逐一烤软,然后将坛口层层密封,盖上木板加固,并深埋地下;由于这种酒通常为百年后的老人奔丧之用,黎族地藏酒也因此被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曾有一户人家办丧事,家人从屋前的地下挖出一大坛地藏酒,众人小心翼翼地将酒坛打开,一股酒香旋即扑鼻而来,只见酒坛内晃荡着棕黑色的酒液,一团鸡蛋般大小的黑褐色酒糟牢牢地凝成一块,悬在酒坛的中央,状似被浸湿的牛粪。提起地藏酒,不少上了年经的黎族老人表示不敢喝,但也有个别媒体把这种酒称之为“酒质上乘”的陈年佳酿;但无论如何,这种看似有些腐化了的东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墓里的陪葬品。即便如此,地藏酒仍像黎族妇女的纹身一样,受到不少黎族先祖们的崇尚,这也许就是黎族民间沿袭了数百年之久的特有习俗吧。 如今的地藏酒就像龙凤麒麟一样在世间已经难得一见了。对于老人们来说,地藏酒是一种原始的记忆;对于年轻人来说,地藏酒只是一种古老的传说;包括上了年纪的人在内,能够有幸亲眼目睹地藏酒的人可以说寥寥无几。 地藏酒由于长期埋在地下,一年四季难免遭受严酷气候的侵袭,藏酿条件相对十分恶劣,这对酒的品质来说肯定是一种灾难;地藏酒纯粹依靠民间的工艺酿制,其品质从未得到过权威专家的认定,但确有个别的黎族老人曾因过量饮用地藏酒而引发身体不适,地藏酒也因此被誉为不详之酒,即便在红白场合,老人们通常也只限每人饮用一碗为宜,即使嘴馋,也从没人敢贪杯。沧桑岁月的洪流荡涤着黎族民间遗存的古老习俗,曾经盛行了数百年之久的黎族地藏酒也在尘世中一步步地被湮没无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