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况的这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正是从当时的印染生产工艺中总结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青”,是指青色;“蓝”,指的是制取靛蓝的蓝草。靛蓝是专门用来染青色的,染出来的效果远远超过原来的蓝草。荀子用印染生产实践中的生动事例,来阐发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世间万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如果我们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国古代印染工艺本身的发展,那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一、染青色的蓝草
晴空万里,仰望蓝天,不禁使人浮想联翩。在那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看着湛蓝的天空,总想能用什么方法,染出象蓝天那样美丽的颜色。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发现野地里生长着一种开红花的,叫做蓼蓝的小草(又称蓝草),摘下ー片叶子,放在手里搓揉以后,它那黄绿色的汁液就会染着手指,片刻又变成了美丽的蓝绿色;如果把织物和这种鲜叶一起揉搓,织物就被染成蓝色,所以很早就有人采蓝草来染色。如《诗经》中有:“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句子,是说整个早晨采蓝草还采不满一衣兜。
用野生的蓼蓝揉搓织物染色有不少缺点。特别是丝绸,它细薄柔软,怎能经得起这么揉搓呢?后来,就改用温水浸渍的方法来染色。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采用浸渍蓝草来染色了。在染麻布或其他植物纤维织物时,还在染液中加石灰以增强碱性,使织物染得更好些。
现在我们知道,蓼蓝的茎叶中含有一种叫靛甙的物质,经温水浸渍后,蓼蓝茎叶中的靛甙被浸出制成染液,染液被织物充分吸收,先染成黄褐色,拧干后晾起来,靛甙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蓝色素,一般叫靛蓝。蓼蓝成熟期大约在七至九月间。开花的蓼蓝含靛甙的成份逐渐减少,所以用鲜叶浸渍染蓝要抓紧季节,边采边染。正因为如此,染蓝作业劳动强度很高。
二、因染蓝引发的反抗斗争
在周朝奴隶主贵族的残酷统治下,常常强迫奴隶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年所需要的染蓝作业(割蓝草,制染液,染织物)。奴隶们为了反抗,提前从五、六月就开始收割蓝草并染蓝,这在统治阶级的《礼记月令》中,就写着:“仲夏令民勿刈蓝以染”,恶狠狠地阻止奴隶提前收割蓝草。
春秋时代是大批奴隶起来反抗的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奴隶革命为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染蓝作坊大批出现。在染蓝作坊里,原来用鲜叶浸渍染色的方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常常由于浸染不及时,使得一池池的染液,自行发酵和氧化,变成泥状的蓝色沉淀而报废。“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解决这一重大的技术难关,还得靠广大劳动群众。
三、两染匠的发现
有姓葛和姓梅的两位染匠,日夜忙着用蓝草染布,最后还有几池子没染过布的蓝草浆水,眼看就会要变成泥状蓝色沉淀而再也不能用来染布了。两人看了又气又难过,加上连续许多昼夜的劳累,葛姓的染匠感到胸闷难熬,就让梅姓的染匠去买了酒来,一饮而尽,倒头便睡。
但他哪里睡得着呀,一肚子闷气加上烈酒,胃里便是翻江倒海一般,最后忍不住要呕吐,便趔趔趄趄地走到门外,一下子吐到染池里去了,心里稍觉舒适些就又回屋躺下。恰巧,梅染匠走来看见葛师傅吐在染池里,为了怕别人看出,就拿根木棍把呕吐出来的东西搅散在池里,直到看不出破绽为止。及至葛师傅一觉醒来,走到门外,却见一个池里不断泛出泡来,颜色也变成黄褐色,再用木棍搅搅,原来沉淀的蓝泥不见了。
他很觉得奇怪,拿一块白布放在池里浸浸,拧干后,过了一会,嘿!白布又可染成蓝色了,他马上找梅染匠一问,才知道这个池子就是他原先呕吐过的。俩人一琢磨,可能是酒起了作用,于是再反复用酒和酒糟作多次试验,发觉沉淀了的蓝泥是可以再还原出来染色的。从此以后,他们就开始采用酒糟来发酵染色,并且传播开来,一直沿用了好多世代。
四、科学原理
这个故事在江南民间流传。直到今天,在老染匠那里可能还能听到它。内容虽然有点离奇,但用现代化学观点来分析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沉淀出的靛蓝,经过化学还原,变成能溶解于碱性水溶液的靛白,用它浸染白布,经空气氧化,又显出蓝色来。
古代用酒糟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还有二氧化碳气)可将蓝旋还原成旋自。这个故事讲得好像是偶然发现的巧事。实际上,早在殷周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掌握了酿酒以及麻纤维发酵脱胶等生物化学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的群众染色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总结,最后就实现了这技术突破。后来,人们把这一过程,编成了以上故事。
靛蓝发酵,还原成靛白,同样可以染色,因此不必用鲜叶染色,染蓝作业也就不须抢季节了。蓼蓝收割后,先制成泥状的锭蓝,待要染色时再发酵,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进行染色。这一重大发现,促进了蓼蓝的广泛种植;同时,染蓝的作坊开始遍及战国时代各国。到秦汉时,染蓝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如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块青罗就是用靛蓝染色的,经有关单位用薄层色谱分析法测定,所用天然靛蓝和目前已知的靛蓝完全一致。大约在公元前一百年,印度才制出靛蓝来,他们是采用尿发酵法染蓝的。
五、一部靛蓝发展史,半部民主盛衰史
在周朝奴隶制社会,治阶级对服色有专门规定,“以别贵贱等级之度”。那时青蓝色是平民大众的服色。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大批解放了的奴隶成了封建制度下的农民,他们穿着蓝色的麻布衣裳;新兴的地主阶级则穿着染成蓝色或紫色的丝绸。着蓝色衣服的人多起来,蓝草的种植也就更加普遍。东汉时,一个名叫赵岐的文学家,路过陈留这个地方,看见山岗上到处种着蓝草,就兴致勃勃地写了一首《蓝赋》来叙述自己的感慨。他形容生长茂盛的蓝草:“象小山上的麻那样茂盛,又象开花的麦子那样绿油油”。
公元五世纪,北魏的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比较具体而又详尽地记述了当时我国劳动人民在种植蓝草方面的经验,并且第一次用文字记载了用蓝草制取靛蓝的方法。隋唐时期,由于我国和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靛蓝也成为商品输出到西亚,并流传欧洲;我国的染匠还东渡到日本,传授用蓝染色的技术,并写出染色技术集大成的巨著《延喜式》,其中就有“深漂绫一匹,蓝十围,薪六十升。帛一匹,蓝十围,薪一百廿升”等染蓝技术介绍。
到了明朝,靛蓝染色已成为印染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统治阶级还专门官办“蓝靛所”用来染皇家的衣着。当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着茶蓝(即菘蓝)、蓼蓝、马蓝、吴蓝、苋蓝等五种蓝草都可制取靛蓝,并叙述了当时的制蓝方法,观察到所制成的固体靛蓝“起红焰之色隐然”,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已注意到在天然靛蓝中还有少量靛红存在,靛红到十八世纪才为欧洲人分离出来。
十六世纪的欧洲,由于东方靛蓝输入量的增长,法国亨利四世感到坐卧不安,他咒骂从中国来的靛蓝是“恶魔的食物,有毒的药剂”,下令禁止进口,“如使用当处死刑”。但与这个老顽固的愿望相反,从东方进口到欧洲的靛蓝日益增多。十九世纪法国还专门从我国输入蓼蓝种子,以便改变当地产蓝的落后状态。同一时期,我国的蓼蓝也传入到俄国的高加索地区。
但是,漫长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醋剥削和压榨,限制了劳动人民智慧的充分发挥,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以天然植物靛蓝为原料的染色工艺,一直很少有重大的技术突破。自清朝光绪年间起,欧洲开始用人工合成靛蓝并大量倾销我国,用天然靛蓝染色才逐渐被淘汰,到解放前夕,只有偏僻的农村还在应用。那时欧美各国倾销靛蓝染料“阴地科素”(合成靛蓝)、“阴丹士林”(另外一类还原染料)的广告到处张贴,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若难的标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人阶级和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力发展合成染料工业,生产出合成靛蓝等还原蓝,才逐渐扭转了过去依赖洋货的局面。为了适应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各种蓝色染料,如活性蓝、直接蓝、酸性蓝、分散蓝……陆研制和生产出来,正在改变我国染料生产的面貌。